[网友爆料]红光高清碟机基地诞生随州产业园
楚刘飨 TO: 2012-4-17 18:13
&:11253+

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全球第一个红光高清碟机生产基地于3月21日诞生在随州产业园。红光高清技术的出现,将为我国建立一项超越DVD技术的新标准,使得在DVD专利风波中处于完全劣势的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做大中国自己的红光高清NVD,并逐步占领国际市场成为可能。 标准之争
DVD于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2007年出口总量达1.6亿台。由于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国内DVD企业每年支付专利费30亿元,是所有生产企业利润总和的4倍。
正是因为在DVD专利风波中吃尽苦头,国内专家拼力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我国着名光存储专家、中科院院士干福熹提出自主研发红光高清系列产品的战略构想,得到恒昊集团等国内企业的响应。
其时,在高清行业,存在三种格式之争。一种是中国红光,即NVD;一种是中国蓝光CBHD;还有一种就是索尼、飞利浦公司的BD(蓝光)。中国红光NVD在现有的DVD红光技术上改进,具有高度的自主知识产权;CBHD是在原有东芝HD-DVD基础上改进,加以中国化。
NVD属我国新一代高清视盘机。2004年,由武汉光谷牵头发起,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清华大学光盘国家研究中心等国内顶尖的光存储研发机构和企业共同发起。
NVD容量是DVD的3倍,向下兼容DVD、VCD、CD,集网络下载、视频录放和碟机播放三大功能于一体,可以上网,将互联网上高清视频文件作为片源,还可以作为文件存储的工具。NVD作为全球新一代的视频光盘,是我国第一个在核心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盘标准,实现了我国光存储产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
恒昊之梦
2006年,恒昊集团由沿海移师中部地区。受武汉·中国光谷良好投资环境吸引,顺应国内制造业北移的大趋势,该公司在武汉设立爱多生产基地,继而以“全国范围内打造消费电子产业链”为目标,先后在武汉、安徽、江西等地设立公司,并于2007年3月进入随州。“恒昊集团从事光存储行业已有6年,做得最多的是DVD。从最初的两三千元一台到现在的两三百元一台,几无利润。巨额专利费的追索,使很多企业不得不放弃海外市场,中国的DVD产业已濒临绝境。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光盘产品制造地,有大批成熟的光盘生产线和可观的产业基础,在强大的国际市场压力下,中国的DVD产业面临抉择:我们必须有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再不能受制于人。”恒昊集团董事长李健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正鉴于此,恒昊集团联合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以及武汉光谷地区的科研单位,对红光高清技术进行深入研发,新成立的武汉光谷新光电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控制该技术97%的股权。“现在拥有的专利技术足以让我们跟外国人在同等的平台讨价还价。一两年后,随着NVD的上市,进一步的研发和国家标准的推出,还有可能向外国人收取专利费。”李健卫说。
诱人前景
中国红光高清产业基地总投资15亿元,首期投入10亿元,高起点整合和利用国外高清产业资源,进行整机设备升级改造,投4亿元引进东芝生产线,收购东芝蓝光光学头生产线,在光存储产业园建成高清节目库,产品开发中心联盟商务中心。
随着一期厂房的竣工和东芝生产线入园,目前产业园内已入驻8家企业,主要生产项目有:OPU(光学头)、NVD整机、五金冲压、精密模具、注塑、彩印、纸箱等八大项目。产业园以随州高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主导,已形成中国红光高清NVD视盘机生产完整产业链。“第一批订单已经有了,包括清华同方、TCL、爱多等客户。今年下半年要发力,形成5亿至6亿元的规模,明年要达到10亿元规模。集团将把随州作为中国红光高清的第一阵地和平台来部署,将其打造成湖北重要的光存储生产基地,中国地区最大的消费类电子产业集群,计划用三年时间,使园区综合产值超过百亿元。”李健卫说。
在李健卫的规划中,随着湖北随州第一个全球红光高清碟机生产基地的建立,以及合肥作为长江沿线布局的二期高清核心部件的建设,恒昊集团首先让国内一线城市接受中国红光,然后普及二线市场,第三步瞄准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用三年到五年时间,跟索尼、飞利浦为代表的BD进行正面交锋。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