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爆料]随州古代文化名人录
楚刘飨 TO: 2012-4-17 17:42
&:18022+

【春秋】季 梁 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又称季氏梁、季仕梁。我国南方第一位文化名人,开儒家学说先河的重要学者之一。文献中最后一次记载他的活动在公元前704年。春秋初期随国大夫,出身于贵族家庭,约公元前8世纪中叶登上随国政治舞台,辅佐随君治理国政,励精图治,内修国政,外结睦邻,政绩显赫,被李白誉为“神农之后,随之大贤”。季梁对随楚关系格局影响重大,在辅佐随侯期间,提出“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我国无神论先驱)、“修政而亲兄弟之国”,“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的政治主张(这一“民本思想”在我国政治思想史上前无古人,比孔子早约200年)以及“避实击虚”、“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的军事策略(对孙武军事思想影响很大),使随国成为“汉东大国”。被周天子称为“荆蛮”的楚国(春秋五霸之一)虽三次征伐随国,皆“结盟而还”。可惜当时的随侯并非明君,对季梁诸多治国方略始纳后弃,贪功求大,致使四面树敌,楚国第三次伐随时,随国在青林山一役中丧国辱邦,随侯在汉水边与楚国订立盟约,承服与楚,作为亡国之臣的季梁因此郁郁而终,死后葬于城东义地岗(春秋战国时期随地诸侯国贵族墓地,遗址在今机电工程学校内),建有墓祠,为后世所敬重。1946年,墓祠被国民党军队拆毁;残存的墓丘也在1958年被夷为平地。1992年5月,肖克上将来随州参加全国首届“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一下火车就提出要看季梁墓,可见其影响之大;同年12月,省人民政府公布含季梁墓遗址在内的“义地岗古墓群”为湖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夏,市机电工程学校在季梁墓遗址上特立季梁像和季梁文化壁画。今东城季家(梁)湾有季姓数十户,相传为季梁后裔;随州有以季梁姓名命名的季梁街、季梁驾校、季梁酒店等,并拟重建季梁墓、碑楼、季梁祠,建成以展示季梁功绩为主题的季梁公园,让季梁文化、思想弘扬天下。其事迹略见于《左传?桓公八年》。

  【宋】牟仲甫 画家。善画鸟兽,画鸡尤有意趣。其绘猿獐猴鹿之属,可与北宋易元吉相比。1976年7月,台湾中央印刷厂以故宫博物院推荐的牟仲甫所绘之“松芝群鹿”为题材,印制扇面古画邮票一套。其介绍略见于《画史会要》。

  【宋】宋敏求(1019—1079年) 北宋文学家、史地学家。字次道。祖籍河北赵县。其父宋绶原为赵县人,后徙随州,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宋敏求7岁以父荫为秘书省正字,至10岁即能承家学。宝元二年(1039)召试学士院,赐进士,累任馆阁校勘、编修官、集贤校理,预修《唐书》。后任安徽亳州知州。英宗治平中,召为仁宗实录检讨官、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判太常寺。神宗时因议典礼失误,忤王安石外迁,贬为山西绛州知州,不久被召回,任史馆修撰、龙图阁直学士。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修仁宗、英宗两朝正史。宋敏求家有藏书三万卷,皆略诵习,熟于朝廷典故,士大夫在这方面遇到疑难,必去向他请教。着作宏富,平日于朝章国典甚留意,奉诏编修《阁门仪注》、《蕃国朝贡条例》、《熙宁蕃夷朝贡录》(1074年),详定《元正朝贺仪注》;编纂《续国朝会要》、《唐大诏令集》130卷,补唐武宗以下六世《实录》148卷;尤长史地之学,撰有《东京记》3卷(已佚)、《长安志》20卷(1076年)、《河南志》20卷(已佚);记平生见闻、掌故时事,有《三川下官录》、《入蕃录》及《春明退朝录》3卷(1070年),史料性强,为后人所征引。其事迹见于《宋史》卷291《宋敏求传》。

  【元】宣 昭 书法家。字伯絅,号艮斋。有雅行,精通古今,于天文地理、阴阳术数、百氏之学无不谙悉,尤精翰墨,正书师欧阳询,字字能备八法。今其行书《致九成隐君尺牍》尚存,载《故宫书画录》卷三,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介绍见于《随州志》。

  【明】陈之辅 诗人。字伯棐。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科阮朝东榜举人,嘉靖八年 (1529年)己丑科罗洪先榜进士。官兵部主事。博学洽闻,工古文辞,尤长于诗,未仕而卒,时人惜之。其介绍见于《随州志》。

  【明】陈奇抱 学者。字叔平。万历戊午(1618年)中副榜第一。颖异嗜学,以廉隅自砥。崇祯时授学职,不就,隐居教授布衣疏食泊如也。性疏放,自号诗酒布衣,着作宏富,一时巨制多出其手。子占祥岁贡生。其介绍见于《随州志》。

  【清】朱奇生 学者。字亦人。其祖先为苗族。康熙丁丑(1697年)拔贡。历试十数科不第,潜心研究理学,受到很多学者崇拜,人们称赞道:“汉东学者,以先生为第一”。终年七十余岁。着有《四书发注》、《乐善集》六卷。《随州志》云“朱奇生墓在淅河西二里”。今《铜板四书旁证发注》道光四年(1824年)线装学源堂印刷版尚存。其介绍见于《随州志》。

  【清】刘 显(?—1771年) 诗人。字映南。乾隆乙酉(1765年)举人。笃学励志,从学数百人。前刺史金、胡莅随时皆推重之。诗古文词自成一家,为士林传诵。乾隆辛卯 (1771年)春赴朝会试,病卒京邸,州人无不叹惋。其介绍见于《随州志》。

  【清】罗世材 诗人。字菊农。乾隆己亥(1779年)举人,嘉庆己未(1799年)进士。学问祥赡,至老益笃,所作诗文冲恬静穆,余味曲包。年逾六旬犹孜孜不倦,主讲书院之英髦者多出其门下。其藏稿争相传抄,奉为圭臬。着有《菊农诗才》。弟世堂乾隆己丑(1769年)拔贡,世楠岁贡生。其介绍见于《随州志》。

  【清】储嘉珩 学者。字太璞。乾隆丁丑(1757年)拔贡、甲寅(1794年)举人,嘉庆乙卯(1795年)二等十九名进士。傲岸自喜,俯视一切,制艺力追朱正绰,有国初风味。诗仿陶杜,书法浑健,有长江大河之概。晚年游江滩,广交名流,自谓行万里路始能豁其眼界。后任襄阳府学教授卒。着有《十瑞山房诗草》,曾参与编纂《庐江县志》16卷(1803年)。其介绍见于《随州志》。

  【清】李树人 书法家。字玉泉。安居人。道光十七年(1837年)拔贡朝考一等,授小京官;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科顺天乡林壬榜举人,升户部主事。李树人持身谨约,与物无忤,凡谋事和衷共济;尤其擅长楷书,名重一时,有“湖北第一”誉称。在北京时,每天求其笔墨者络绎不绝,刻数种,人争宝之。曾国藩曾嘱子向李树人学习楷书。咸丰四年甲寅(1854年) 告归随州。寻以功保升户部员外郎,赏戴花翎,不久去世,卒时尚不足五十岁。子文鼎,廪生,以知县分发山东。其介绍见于《随州志》。

  【清】罗荣绪 学者。字向斋。西城人。道光年间举人。曾在江西金溪任知县,咸丰六年(1856年)捐修金溪槐堂书院。后回随州任知县。同治五年(1866年)募捐重建学宫大成殿,次年参与纂修《随州志》32卷。光绪九年(1883年)倡议在城东南沿用文笔塔(始建于唐朝,咸丰、同治年间遭战乱屡次破坏)名另建宝塔,通称文峰塔。其介绍见于《随州志》。

  【清】杜兆熊 书画家。字东峙。岁贡生。虽居城市,不知外事,干预时文不甚。留意书画,力摹大令,画仿云林,涉笔即佳片,纸只字人惜之。生徒得其指授者临摹点染均有师法。其介绍见于《随州志》。

  【清】李振藻 学者。字兆岳。拔贡生。博学嗜古,不苟言笑,生平未尝谈人过失,尤喜研究心、性、理诸书。教门第子必以主敬为先,谓敬则心不外驰,而做事自然周到。着有《四书大全纂要》,文成数万,亲手缮录,字大如黍,通篇楷书,未尝错一字,即此足见其主敬之功。其介绍见于《随州志》。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