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夫妻双双膝盖坏掉,竟是因为坚持10年的“健康习惯!
金晶 TO: 2019-4-13 08:51 阅图
&:25620+
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小病痛,养生十分有必要。

据沈阳晚报,64岁的路女士在10年前患上了糖尿病,爱妻情深的丈夫一直陪着妻子一起锻炼“减糖”,每天坚持走路锻炼10公里。

两人每天都关注着自己血糖和心脏功能。

然而没想到10年后,血糖和心脏没啥大问题,膝盖先坏掉了。

随着年龄增长,夫妻两人关节逐渐出现疼痛、肿胀的情况,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经检查,夫妻俩的膝关节均严重变形。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暴走!

膝关节损伤,八九成与运动过度有关

临床上除了因年龄增大而发生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患者以外,80%-90%都是运动过度造成的膝骨关节的损伤。

运动不正确,会导让膝盖提前“退休”!

我们的膝关节表面都有一层软骨,能够润滑、吸收冲击、减缓摩擦和保护关节。

然而,软骨也是会被磨损的。随着年龄增长、过度使用或者外来损伤,软骨表面不再光滑,就会产生令人不适的摩擦感,加上滑膜上神经丰富,疼痛和炎症随之而来。

8f0d989db03c20be9d8c78ad273371dc.jpg


走路有益健康,但要会走!

那么,是不是就不能运动了呢?当然不是!

而是要选择一些不那么伤害膝盖的运动方式,尤其是老人!

1. 走路步数:6000步

人常说“万步走”,不过中国膳食营养指南建议是日行6000步。

6000步比较安全,万步只是利于记忆。

能走多少,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必过于刻板,要循序渐进。兼顾有氧运动的安全与效果。

出现身体不舒服或者感觉疲劳,建议停止运动。

2. 走路时间:至少30分钟

步行的速度可分为:
慢走(70~90步/分钟)
中速走(90~120步/分钟)
快走(120~140步/分钟)
极速走(140步以上/分钟)。

有一定运动能力的老人可采取中速或快走,每次30~40分钟,可进一步强化心肺功能。走路以微微出汗为宜。

3. 走路地点:公园或塑胶场地

走路最好还是在公园、体育场等远离马路,清静又干净的地方。最好是塑胶场地,而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也避免上下坡行走或上下台阶。

因为这些路段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大,膝盖部位容易受伤。

4. 走路姿势:抬头挺胸

最理想的走路姿势,头部应该是垂直的,不要盯着脚下看,一定不要含胸,而是将胸部挺起来,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最好让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体现出韵律感。走路时可有意地调整呼吸,建议走三步吸气一次,再走三步呼气一次。

4ff2adf79722b3be11d18a113dc6f3ab.jpg

5. 走路准备:一定要拉伸

健走前最好做做拉伸或者原地小跑5-10分钟,增加关节的灵活度。

健走后也要做做放松和拉伸活动。

6. 走路装备:鞋底要微软有弹性

走路一定要选双舒服的鞋,因为健走时脚底所受到的冲击是全身体重的1.2~1.5倍。

一双合脚的软底跑鞋,可缓冲走路时脚底的压力,保护脚踝关节免受伤害。“掰”一下鞋底应该较自如的弯曲,穿上走几步,鞋底有轻微的弹力但不至于太软。

爱运动,更要会运动!(来源:湖北日报)
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金晶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