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聊散咵]在农村只能借不能还的几样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金晶 TO: 2017-12-26 08:37 阅图
&:9111+
本帖最后由 金晶 于 2017-12-26 08:57 编辑

在中国农村由于地理环境上的差异化,素有“十里同族,不同俗”的说法,各地的风俗习惯差异很大。如果你是一个农村娃,了解这些风俗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农村的一些禁忌习俗需要特别的注意,以免做错了遭人白眼相待!惹的别人还不高兴!

2c5f001d92cbbacb2e58.jpg

在有些人眼里,农村乱七八糟的规矩太多,这也讲究,那也讲究的,稍稍不注意就会犯忌。其实,这些风俗讲究,只是农村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是农村人在心理上得到慰藉的一个理由罢了!为的是图个吉利,也是一种摆脱苦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本没有什么恶意。

我们都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但在农村禁忌习俗之中,有些东西借了是不能还的,不还,主家也不会怪罪于你。有哪些东西在农村借了不用还呢?现在有好多的年轻人压根儿就不知道。下面几样东西,借了不还没关系!别人不仅不会找你要,更不会说你不讲信用!

第一,拐杖

2c5f001d92cbbacb2e58.jpg

拐杖这东西,一般人家用不着,除非是家中有病人需要或者有残疾人;不然,谁家都不会准备拐杖,因为拐杖是专门对一些行动不便,或者出事故的人准备的。如果,家中因为有暂时的需要,恰巧隔壁左右有用过的拐杖,去找村民借,被借者会很高兴,认为是把晦气给送走了。拐杖借了即便不需要了,以后也不用还的。这些规矩作为农村人都懂的,也没有人去还,除非两家有敌对思想!

第二,药罐

2c61001d8ad58ccbacf8.jpg

在农村借药罐子的风俗是最普遍的,有的地方,一个村子中基本上没有几个药罐子。农村的药罐子都是你借他借的,借了也不用还。以前,一般人生病了,需要用药罐子熬药,即使现在农村,药罐子也还是存在的,很多农村地方仍然用药罐煎药,但一般都是哪家用了就放哪家,除非有需要,一般都不会去还。

第三是香火

4a340009e95f3f0f2ac9.jpg

这个不涉及还不还的问题,香火压根就不能借出去。香火啥意思呢,农村人说香火都懂得,就是传宗接代,我自己家传宗接代的东西,怎么能借出去呢!这不是说要自己家断子绝孙了吗!所以大家都得记着,香火这个东西不能借出去,借出去太不吉利了。


第四是老酵

50ec0000ae6f32bbeb11.jpg

就是酵母,用来发面的物品。农村每家的女主人,每次做面都会留下来一块,用玉米皮包好,悬挂在房梁上或者屋檐下,这样不容易落灰,下次和刚和好的面揉在一块,这样就能自然醒面了,等醒好了面在留下一块,循环使用。往往一块酵母最长的能用几年的时间,接头是不能借的,去借主人家也不会给,别人把接头借走了自己就没发面了。这个有借的,但是你最好别上门去借。你开了口,不给伤感情,给了主人自己伤心呐。

为啥呢!因为酵母是发面用的,意味着“发发发”,这是好兆头,借出去了不是触霉头吗。

农村的各种习俗和禁忌,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实际上是表现了农村人对于平安、健康、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这些老一辈流传下来的农村风俗和习惯,将随着农村的快速发展,随着农村人的思想不断变化而慢慢消失,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将渐渐地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金晶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