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聊散咵]今日夏至,除了昼最长,这些你知道吗?
吕游 TO: 2017-6-21 08:17 阅图
&:8400+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的来临也意味着高温天气的到来,即民间所说的“数伏”正式开始,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傲游截图20170621075752.png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

傲游截图20170621081209.png

同时,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隆冬。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

那么夏至的习俗有哪些?
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据记载:“夏至尝黍,端午食粽”则是古时食俗。《吕氏春秋》载,当早黍于农历五月登场时,天子要在夏至时举行尝黍仪式。《诗经》中也有“年丰多黍”的诗句,大家一起尝食角黍被认为是一种欢庆年丰的标志。高巍说,北京地区则会选择在夏至吃凉面,因为此时新面已上市,此举既有“尝鲜”之说,也有借生冷食物降火开胃的用意,“农村地区则可能吃薄饼,夹以青菜等物,祭祖后食用或赠予亲友”。

20170620215044_0abd66a1601f59ee4b03d8aa6cd42f5c_1.jpeg

综合各地习俗,吃面食的较多。例如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北京吃炸酱面、无锡江浙等地吃混沌……
据公开资料显示,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傲游截图20170621081629.png

后来随着端午节的出现,很多‘夏至’习俗被挪到端午,比如,夏至时,辽代妇女之间会互赠扇子与香囊,这一习惯延续很久,但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吕游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