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的泥土曾经留下中华文明 第一组伟大的脚印——随州! 哪里的金属曾经铸就过战国时代 第一组完整的乐音——随州! 哪里的明月曾经陪伴过唐代 第一诗人的青春生命——随州! ——余秋雨
随州,诞生了华夏人文始祖,走出了两位帝王,湖北“鄂”字的源头、千里淮河的起源,这是一片神奇而又秀美的土地,是海内外华夏儿女生生世世心中惦念的故乡。
它是炎帝神农故里 5000年前,一位影响和改变了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人——炎帝神农氏诞生于随州烈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炎帝神农手执文明之火,烛照华夏千古:植五谷,驯家畜,开创农耕先河;制耒耜,教稼穑,促进生产发展;尝百草,创医药,成为中医药始祖;日中为市创交易,奠定商品经济基础;削桐为琴丝为弦,传承远古音乐;改进制陶,丰富陶文化;治麻为布,改变先人衣着风貌;相土择居,造屋建棚,百姓从此安居乐业。
悠悠华夏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千百年来,海内外炎黄子孙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来此寻根。连续八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成功举办,搭建起海峡两岸交流的平台,让开放的随州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来随参加寻根节的领导和嘉宾逐年增多,来此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游客也越来越多,炎帝故里已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
它是编钟古乐之乡
1987年,战国时期曾国君主“乙”的墓葬在随州被发现,举世闻名的编钟便出土于此,其中大型编钟多达65件,铸造之精、保存之好、音律之全、音域之广、音色之美、乐律铭文之珍贵,举世无双,震惊中外音乐史坛,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的一套青铜编钟。以编钟演奏为灵魂,集声、乐、舞为一体的编钟乐舞,被誉为“中国人世给予整个世界人类世界的永恒礼物”。
它是名人辈出之地
古有上古时期“舜耕于烈山”传说,今有舜井大道与尚市耒山坡地名;春秋时期随国大夫季梁,开创儒家哲学之先河,堪称中国古代南方第一位文化名人,;战国时期的曾侯乙被誉为“伟大的音乐家”,其墓室里出土的编钟以其在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而震惊世界;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因受封于随,便定国号为“随”,以自己的封地而命国名,足见随州在其心中的福地地位;唐代诗人刘长卿曾在随州任刺史,有《刘随州集》传世;诗仙李白隐居随州十年,把随州誉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留下众多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等千古传唱的诗篇;宋代的欧阳修,4岁随母来随州生活,留下“荻画学书”的典故;元末大夏政权创建者明玉珍,随州千年第一父母官李充嗣,中华民国湖北省省长何成濬......我大随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不一而足。
前往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