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聊散咵]人死之后 QQ/微信号怎么办?越来越多的人在考虑这个问题了
楚刘飨 TO: 2016-8-15 21:24 阅图
&:17750+
人总有离开世界的那一天。那你在离开人世之前,考虑过如何处理你的“数字身后事”吗?

人死了,手机里面的数据就该破解了
近期日本兴起了管理“数字遗物”服务,受家属的委托、获取或删除已故亲人在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设备上所遗留信息,例如解约已故亲人购买的网络付费服务、取出家人的照片、破解电脑密码等。 日本 PC Serive 公司与日本最大的丧葬服务公司燦控股(San Holdings)旗下的公益社合作,开通了“数字遗产支持服务”,受遗属委托处理已故亲人电脑上的信息。

6e241dbe65a832a926301423ad2e68be.jpg

不止 PC Serive 一家,数据恢复公司Data Salvage 也提供数字遗物整理服务“LxxE”,以回应许多客户“想拿到遗留在手机中的照片数据”的委托。 要是好莱坞明星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知道这服务,肯定第一个申请。 2012 年英国《每日邮报(DailyMail)》曾报道过布鲁斯·威利斯想要起诉苹果公司。因为他在 iTunes 上花费了几千美金下载音乐,担心过世后无法将这些歌曲过继给自己的家人使用。尽管最后证明并没有起诉,但引发了对“数字遗产”的社会讨论。 Ps:苹果公司对iTunes 事件的回应是:我们在注册的用户协议上写得很清楚了啊!是你自己不看!

互联网巨头公司如何处理“数字遗物”?
Google 在 2013 年就首先开始支持用户选择数字遗产继承人,这些“遗产”包括 Gmail 电子邮件、云存储服务和其它服务的数据。Google 将这样的继承人称为“非活跃的账号管理者”。 2014 年雅虎日本推出“YahooEnding”服务。只要出示官方证明确认注册用户已经死亡后,雅虎会自动向死者生前的朋友发送告别邮件,并自动停收网络服务费。 但在今年 3 月,由于使用该服务的用户过少,雅虎决定关闭该服务。

8f8992cde69f5136d1c5ad111988c442.jpg

2015 年,Facebook 推出了用户死后账号管理新政策,允许用户指定一位“委托联系人”,让其在过世后管理遗留的账户,并显示“纪念账户”的状态,来作为“供 Facebook 用户追思和纪念已故人士的地方”。当然,也可以选择过世后彻底删除自己的账户。

90880a2a07a42f5236f76e5b4420ca5e.jpg

各大公司纷纷推出和“数字遗产”
有关的相应服务,看来从互联网衍生出来的数字遗产问题早已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数字遗物”上寄托着对故人的哀思
不可否认的是,数字遗物相比照片和其它物品,的确予失去亲人的家属们一种很好的慰藉。 数字信息上遗留的除了文字和图片,更重要的是透露出个人所特有的言行举止,或者说,就如同其另一个“分身”,这也正是得以回顾故人最好的方式。 《黑镜(Black Mirror)》第二季《马上回来(Be Right Back)》中 Martha 就因为车祸失去男友 Ash 过于悲痛,利用 Ash 在电脑上遗留的信息,通过人工智能克隆出“男友”。这个“男友”也确实有着像真正的 Ash 一样的语调,开同样的玩笑。 虽然不足以代替活生生的人,但像这样的“数字化身”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和亲人死亡带来的伤痛和对故人的想念。

就算“我”死了,有些东西也不想让人看到
对于“数字遗物”的处理,还有另一个问题: 即便是逝者,也需要尊重其所拥有的隐私权。但如何区分什么样的东西是逝者愿意留给生者看,而又有什么样的东西是想“带进棺材”不愿公之于众? 毕竟你也不想在死后被亲友发现藏在电脑里的丑照。 看来,我们生前都要考虑下这个问题了!


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