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曾随之迷
女人花 TO: 2013-6-10 09:17 阅图
&:15387+
有很多随州人并不知道随州为什么又叫曾都,这就要追索渊源了。

周代姬姓大国

曾,周初铜器铭文作“曾”。解放前安徽寿县楚墓出土一件《曾姬无恤壶》, 其铭文为:“圣之夫曾姬无恤。”据考证,此器时代为战国中期,系圣之夫人所作器。声王之夫人娶于曾,故称曾姬。无恤,其名也。随的姓氏,也见于文献记载。《春秋左传正义》引《世本》说:“随国,姬姓。”高诱注《淮南子·览冥训》“随侯之珠”,也称随为姬姓。《国语·郑语》记西周末年周人史伯回答郑桓公说:“……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韦昭注:“应、蔡、随、唐,皆姬姓也。”由此可见,曾、随都是姬姓,即二者姓氏相同。

曾随疆域相合

文献中未见曾国,却有一个与曾国在姓氏、疆域、年代诸方面均十分吻合的随国,而且,在随国的都城附近,竟然发现了曾国国君和朝臣的墓葬。根据出土文物考查,现已发现的曾国有铭铜器共12批,其分布范围,大致是以今随州市为轴心向四周伸延,西起襄阳,东过随城,北到新野,南达京山。随国的疆域,据记随事较多的《左传·桓公八年》涉及的“沈鹿”、“汉淮之间”、“速杞”等地名来看,其境域当包括今汉水以东,桐柏山以南,广水以西,钟祥、京山以北地区。由此可知,曾、随疆域相合。

曾随年代相当

根据出土文物判断,姬姓曾国立国于西周早期,灭亡于战国中期偏晚。姬姓随国立国的时间,据《国语·郑语》的记载分析,西周晚期已有其国,而其始立时间或许更早一些。根据《春秋·哀公六年》“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的记载分析,姬姓之随至少春秋末年还存在。而此时它还与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其国当会延至战国。由此说来,曾、随存在的时间相当。

正是由于出土铜器上的曾国同文献记载中的随国姓氏相同、疆域相合和年代相当,所以,我们也倾向于曾随一国二名的说法。所以说曾即随,随即曾了,“曾随合一”,和者甚众,但持异见者也不乏其人。当然,在没有找到直接证据以前,异议也并非毫不可能,问题的彻底解决,有待于新的考古发现。曾、随的来历,你知道了吗?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女人花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