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远古的钟声
kingoma.cn TO: 2013-6-10 08:54
&:5160+
远古的钟声

  

  正是江南红叶时,我应邀参加“中国学术名家湖北随州炎帝神农文化研讨会”。随州历史悠久,早在春秋初年到战国前期,这里曾有一个屹立于诸国之间的曾国,亦称随国。她虽然是小国,但敢于跟西边的大国楚国、北方的强国秦国抗衡,不屈不挠,从容应对,演出了一幕一幕活生生的历史剧。公元前506年,吴国大军以所向披靡之势,杀进楚国郢都,国君楚昭王仓皇出走,逃亡到随国避难。吴人赶来,严令随君交出楚王,并称交出楚王后,可将汉水以东土地划归随国。但是,随君面对威胁利诱,面不改色,依然继续庇护楚昭王。后来,秦国援军赶到,击败吴军,楚昭王复国。据先秦史专家研究,随国的继承者曾侯乙死后,楚昭王的后代楚惠王,接到讣告后,特地制作了一套编钟,放在曾侯乙宗庙,作为最隆重的祭品。这应当是楚国对随君救护楚昭王义薄云天壮举的报答。知恩必报、涌泉相报,本来就是中华民族可贵的精神传统。这套64体编钟随曾侯乙下葬,显然是随国王室的决定。
  历史在漫长的时光隧道里穿行。编钟在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地下沉睡了2430余年后,终于在1978年6月15日出土,重见天日,很快在国内外引起轰动,被考古界惊叹为世界奇迹。10月23日,我参观曾侯乙墓后,欣赏了文艺工作者用复制的编钟演奏的古曲《春江花月夜》。深沉、悠远的钟声,在我的心灵深处,激起多少思古幽情!我不禁念道:正是江南红叶天,不见渔火对愁眠。仰望随州古时月,曾家钟声到客船——此乃将唐人张继《枫桥夜泊》诗生吞活剥也,真是不好意思。
  这远古的钟声,使我想起更遥远的过去,想起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神农氏。诚然,这是传说年代的人物。但史学家们认为,炎帝即神农氏,并非子虚乌有,是我们的人文始祖,不仅教先民耕种,还亲自尝百草,发明中药,医治疾病。古老的历史文献记载,炎帝龙首牛唇,是最早的神人合一的龙形象。我们不是以龙的传人为荣吗?自古相传,炎帝的出生地,即今随州厉山(又称列山、烈山)下的“神龙洞”。李白在《题随州紫阳先生壁》诗中写道:“神农之后,季梁为大贤”,“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可见炎帝生于随州之说,来源久矣。随州是龙之故乡,当之无愧。我是第一次来随州,在古老的钟声里,感受随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心潮起伏,难以平静。正是:几回梦里到随州,今日来游愿已酬。华夏悠悠文明史,列山脚下是源头。
  这曾侯乙墓的钟声,低沉、苍凉,何尝不是历史的警钟?随国是个小国,不过北到新野,南到京山。但曾侯乙墓出土的随葬品青铜器、乐器、车马器、金玉服饰、金制器皿等,竟达七千多件,均精美绝伦。曾侯乙的奢侈享乐,随国百姓所受压榨之重,也就可想而知。随国灭亡的原因,历史记载不详。但统治者的腐败,肯定是亡国的内因。愿这远古的钟声,使今人有所思,有所悟。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着名历史学家 王春瑜)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kingoma.cn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