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电子琴可弹奏出美妙的编钟乐音
SCORPIO TO: 2013-6-10 08:46
&:4850+
  本报讯记者陈晓林报道:11月17日,记者在省博物馆综合陈列馆的曾侯乙墓展厅看到,数架可发出编钟乐音的电子琴摆放在展厅一角,与观众亲密接触。这套“全真曾侯乙编钟复制演奏系统”,使人们不敲编钟也能演奏出编钟音乐。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套演奏系统是这样制成的:首先用高清晰话筒将每一口钟的声音录制下来,然后将这些声音通过数字音频技术转化为音频码,之后再使用midi(音乐设备数字接口)技术将其输入电子琴音库,与编钟音频码一起输入的还有每一口编钟的高清晰图片。电子琴的琴键与编钟的每个声音一一对应;在琴键按下的同时,投影在墙壁上的曾侯乙编钟对位图像就会摆动一下,如同真正受到锤击。
  为了精确地表现出每一口钟的声音,这套演奏系统共使用了5架电子琴,演奏者还可以通过电子琴的和弦音表现“众钟和鸣”的混响效果。
  曾侯乙编钟是目前出土的世界上音律最全、最庞大的一套编钟,被认为是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上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通过对曾侯乙编钟原件翻模,复制了3套编钟,一套存放于湖北省博物馆,一套被送回了它的出土地随州博物馆,另一套被台湾“文建会”收藏。
  这些复制品都能演奏出美妙的声音,它们常常被用来和交响乐或中国民族乐器合作演出,轰动海内外。但复制品的声音毕竟不是原声,数码复制技术在不破坏文物的基础上“全真性”地再现了编钟的原声。
  据悉,用青铜制造的编钟是世界上最稳定的乐器之一,不存在“调音”的问题,只要青铜本身不损坏,它的声音就会很稳定。根据专家最近对曾侯乙编钟进行的“身体检查”,它的音质仍然稳定、准确和浑厚,这成为其“数码复制”的基础条件。目前真正的曾侯乙编钟仍然被封存在透明的玻璃罩中,与玻璃罩之外的“全真曾侯乙编钟复制演奏系统”遥遥相望。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SCORPIO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