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拓展农业新功能——曾都区开发生态旅游农业纪略
金戈铁马 TO: 2013-6-10 08:18
&:6300+
阳春三月,第二届随州(曾都)尚市桃花节拉开序幕。农耕文化之乡曾都区再次吹响拓展农业新功能,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集结号”。
    桃花节、兰花节、神农节、银杏节、香菇节,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节庆活动,搅活了曾都山山水水,曾都农业的多功能开发开启了新篇。
新思路开发新功能
    曾都是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丰富的文化底蕴,厚重的人文积淀,坚实的农业基础,推动全区特色农业快速崛起。中国香菇之乡、蕙兰之乡、银杏之乡的桂冠花落曾都。
    区委、区政府提出了走农旅结合、农工结合、农文结合之路,积极打造尚市桃花、万和兰花、洛阳银杏、三里岗香菇等特色农业文化品牌,开发农业观光休闲、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新的功能。
    去年,首届尚市桃花节举行。尚市镇4万亩桃花绽放,田园风光吸引一批又一批游人,每天接待游人逾万。田园风光、农家乐成为桃花节最大看点和卖点。以花为媒,来自广东、湖南、河南、北京等地的水果经销商签订收购合同2000多吨,尚市油桃未产先销。
    兰花节紧随而至。全区兰花资源5000万株,其中野生蕙兰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0%。兰花节吸引了来自韩国、日本等国及港澳台地区的兰商3000余人。两天成交金额5000多万元。
    曾都生态旅游农业好戏连台。去年9月,首届银杏文化节在洛阳镇举行。古银杏群落田园风光游吸引了广州、武汉等地游客6万余人。银杏为媒,经济唱戏。武汉市鑫众鑫农业科技公司斥资3000万元包装打造古银杏群落生态农业旅游项目。
    三里岗香菇闻名遐迩,年出口创汇近7000万美元,位列全省县市(区)之首,开发香菇文化,做大香菇产业,三里岗香菇节将于今年举办。
新功能催生新产业
农业多功能开发,催生壮大曾都九大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区委区政府全力推进特色农业乡镇建设,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该区把食用菌建成了创汇产业,油桃、兰花打造成了优势产业。全区建成了200万亩菇耳林、200万亩工业原料林、100万亩高效经济林和80万亩公益林基地。特色农业拉动曾都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据统计,全区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80%以上,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农业多功能开发,推动了曾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里岗镇通过招商引资兴办了7家合资企业,建起了近百家香菇加工企业,去年全镇出口香菇5000吨,创汇6950万美元,实现税收2000万元,成为全国香菇出口第一镇。据统计,全区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达81家,去年实现产值31.4亿元,利税1.5亿元,成为全区重要的支柱产业。
    农业多功能开发,提升了曾都旅游业发展水平。一系列节庆活动,构建了农旅结合的有效载体,洛阳白果园、尚市桃花园、炎帝神农故里核心景区相继开工建设。乡村游在曾都风生水起,农家乐休闲农庄、垂钓中心、田园景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乡村田园风光游成为曾都旅游的特色品牌。
新功能助推新农村
    新颖别致的农家小楼,四通八达的通村公路,焕然一新的农村新貌,这是曾都区拓展农业新功能,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带来的变化。
    以点促线,以线带面,将尚市桃花、洛阳银杏、万和兰花等生态农业旅游线建成新农村建设的风景线。从2006年开始,曾都区开展了 “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启动了尚市桃花园、洛阳白果园和万和兰花园三大农业旅游景区建设。尚市镇群金村、洛阳镇胡家河村、何店镇浪河村等5个村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发挥特色产业的支撑作用,文明通道的示范作用,生态家园的抓手作用引领曾都区新农村建设稳步前行。曾都近600万亩山场,区委、区政府结合区情,在全区开展“1251”生态家园建设工程。以“治五乱、促四改、三进户”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新村创建活动方兴未艾。据统计,全区已完成110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建设户用沼气池4.3万口,今年底将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通讯员 林 彬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金戈铁马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