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国宝"编钟"首度亮相申城 将奏出"千古绝响"
楚刘飨 TO: 2013-6-10 08:12 阅图
&:7164+
国宝"编钟"首度亮相申城 将奏出"千古绝响"
2008年04月29日 10:25:21  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xinsrc_2220405291028015311496.jpg
    “曾侯乙编钟”每天演示四场“上海之春”音乐节昨开幕     从昨天(28日)开始,演奏师在每天上午的9:30和10:30、下午的1:30和2:30演奏曾侯乙编钟音乐,演奏将持续10天。闵行博物馆位于莘庄地铁站楼上。     它们有的每个钟体都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有的包含了7个完全音节,出土后便让外国人称中国乐器“五音不全”的说法不攻自破———从昨日开始,多件国宝级编钟文物在闵行博物馆向申城公众公开展示,这是昨天开幕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随着国家大剧院版歌剧《图兰朵》昨晚的上演,2008“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正式拉开帏幕。音乐节期间,将举行16台“新人新作”音乐会、5项“新人新作”比赛、28台经典演出以及百余场群众文化活动,包括“海上新梦———2008民族器乐原创作品音乐会”、“世博号角”管乐艺术周、“放歌世博”上海世界音乐周等活动。     编钟首度亮相上海     早报记者获悉,展示文物编钟是闵行博物馆“看国宝文物·听千古绝响———中国先秦音乐文物珍品展”的重头戏。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展出的文物都是湖北随州擂鼓墩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古代乐器,它们所记载的音乐历史上迄新石器时代,下至战国晚期,最具历史价值的是擂鼓墩2号墓编钟和鹿鹤悬鼓。而全部古乐器珍品都是首度在上海露面。     擂鼓墩2号墓编钟是在比邻曾侯乙墓的一处墓穴出土的,编钟总数达36件。考古专家认为,它与鼎鼎大名的曾侯乙编钟存在密切关系,填补了曾侯乙编钟的高音区,其墓穴主人应是曾侯乙的夫人。特别的是,这套国宝级文物的每个钟都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     擂鼓墩考古中最着名、最珍贵的收获———曾侯乙编钟。湖北随州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此前出土的所有乐器,都仅有5个音节。而曾侯乙编钟出土后,人们发现,它包括了从哆到西的7个音节。“从此,国外流传的中国乐器只有五音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他向早报记者透露,文物出土后曾经演奏过五次左右。但由于极其珍贵,从其入住湖北省博物馆后便再未演奏过。在本次展览中,这套编钟之王的1:1复制品会展示给观众。“虽然是复制品,但是其演奏效果基本与文物没有区别。”他解释说,用于演奏的编钟同样可以展现出浑厚清晰的音质。     部分文物“身世”至今未解     早报记者获悉,除了编钟、悬鼓两大国宝级乐器外,此次展出的另外多件文物也极有价值。竹排箫、竹篪、十弦琴,都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同类乐器。而竹排箫更由于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失传,数百年来,其准确形制已经无人知晓;直到此次送展的这件竹排箫在曾侯乙墓出土,方才解开了历史之谜。展品中,也有的至今依然保留着神秘的面纱。将在展览中亮相的战国早期漆木器“均钟”,人们对它在2000多年前的用途至今仍没有确定———有专家认为这是弹弦乐器,也有专家认为这是古代编钟的调音器。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28日,然后前往北京奥运村展出,向世界各国奥运选手展示中国的悠久历史。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