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古编钟原声回荡在颁奖台
kingoma.cn TO: 2013-6-10 06:45 阅图
&:7894+
在第二十九届奥运会颁奖台上,中外观众在一次次犹似天籁之音的“金声玉振”颁奖音乐声中,见证着一枚枚奥运金牌的诞生。

  据了解,北京奥运会颁奖音乐被称作“金玉齐声”,由古编钟原声和玉磬的声音交融产生,以形成“金声玉振”的宏大效果,与北京奥运会“金玉良缘”的设计理念一致。金声玉振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这段音乐的曾侯乙古编钟原声,来自湖北省声像博物馆;而与编钟相和的玉磬,也是从湖北襄樊大山采集的玉石制作而成。

  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一九七八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距今约两千四百多年,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全套编钟具有深沉浑厚的低音、圆润淳朴的中音和清脆明快的高音。其音域自C二至D七,中心音域内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七声音阶的多种乐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据湖北省博物馆专家介绍,曾侯乙编钟国宝级文物,不能随便敲打。一九九七年,经国家有关部门特批,为香港回归创作大型交响乐《天·地·人》时敲响编钟,并进行了录音。这段珍贵的录音资料,被保存于湖北声像博物馆。为创作奥运颁奖音乐,创作人谭盾特地赶到湖北,将古编钟的原声录音资料调出,重新使用了一次。

  除使用古编钟原声,颁奖音乐还使用了湖北省博物馆市场部主任、石乐器制作专家马业平制作的一套共百余件玉石类乐器,包括石磬、石钟、石琴和双音磬。去年冬天,马业平曾先后三次来到襄樊的大山中,一点一点采集制作乐器的石头。“我一共采了几吨石头,拖回来后进行反复加工,最后调音。”马业平透露。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kingoma.cn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