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专访杨新美弟子、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吕作舟
SCORPIO TO: 2013-6-10 06:05
&:4600+
“33岁时我随杨老师来到三里岗镇研究菌种,今天又来参加杨老师铜像的揭幕仪式,我将继续追寻杨老师的足迹,为随州香菇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12月9日,杨新美弟子、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教授吕作舟坚定地表示。
    今年已63岁的吕作舟回忆起杨教授饱含深情。他说,1978年来三里岗镇,一天只有一趟车,有时连车票都买不到。作为农业部规定“永不退休”的教授,杨老师不辞辛劳,一心只为指导当地菌种栽培。杨老师十分节俭,吃的经常是腌菜和稀饭,研究经费自掏腰包,步行穿梭深山中寻找光照、林木资源充足的地区,最终选定了离集镇15公里的木瓜园。“我在三里岗镇住了5年,是为了完成杨老师布置的任务。”吕作舟说,香菇规模化、菌种优良化,栽培技术先进,这些任务已经完成。目前,三里岗镇香菇产业发展“超乎了预期”,实现了香菇木头栽培转向袋料栽培,尤其是加工原本这一弱势环节,目前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大大提高了香菇的质量和效益。
    三里岗镇香菇产业发展方向在哪?吕作舟表示,三里岗镇香菇产业要继续保护林木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在稳定产业规模的基础上,对香菇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效益,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见习记者 林永俊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SCORPIO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