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随州民间烟标烟具收藏者其人其事
楚刘飨 TO: 2013-6-10 05:49
&:4391+
谈到随州民间烟标烟具收藏,必然提到王元华、喻风鹏和蔡国耀三人,笔者参与编纂《随州市烟草志》采访收集涉烟社会名人名录时,与他们有了零距离接触。他们三人关于收藏的故事各有特色,值得一表。

  王元华,男,1957年生,汉族,高中文化。1986年前,在随州市府河化工厂办公室工作,后下海经商。因酷爱收藏,将开办的餐馆取名为“收藏大酒店”,他收藏的范围涉及毛主席像章、语录、文革期间的一些物件、古钱币、烟具、烟标等,在本地小有名气。

  1981年,王元华出差武汉,在黄鹤楼阅马场古董店偶然看到有人展示出售所收购的水烟壶,有外商购买,他由此萌发对烟具、烟标收藏的兴趣,此后一发而不可收。在随后20余年中,始终对烟具、烟标收藏情有独钟,先后走遍原随州市35个乡镇、办事处、50个居委会、950个行政村,共收集不同样式水烟壶400余件,较完整的320余件,其中不乏罕见珍品,如“福、禄、寿”图案水烟壶一组;镶嵌景泰蓝(荷、菊、梅、兰)图案水烟壶6件;镂空竹枝状铜套袋水烟壶一件;漏斗状水烟壶6件;镌刻诗文的水烟壶2件,文字除底端磨灭外,其余笔迹清晰可辨。此外,有楠木制作的圆柱状或棱柱状烟袋4件;旱烟斗9 只,长短不一,材质分为竹、木、玉、铜混质。有一旱烟斗,斗大如拳,饰以有机玻璃过滤咀,堪称“烟斗之王”。另有琵琶形、火柴盒形、铁制、牛角制、铝制等烟盒、烟缸6件。

  所收藏不同年代烟标原有几百种,与他人串换收藏品转让一部分,现存10余种,其中抗美援朝烟标4枚,公私合营烟标2枚,丹江牌错版烟标1枚,随州小烟厂“双桥牌”烟枚2枚。

  长期收藏的经历,王元华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烟具文物知识。他说,景泰蓝水烟袋档次较高,为传统装饰工艺,花卉、人物图景精美。镂空工艺较实心景泰蓝更优。“寿”字寓意健康长寿,古币图案寓意生财进宝。明清时期铜质水烟袋最为鼎盛,清朝铜制水烟袋为多,一般为白铜、黄铜,红铜几乎没有。富裕人家烟袋档次高些,多为铜制;平民之家多为江西楠竹工艺烟袋。铜质水烟袋多产于湖北汉口。广东工匠在烟丝筒盖处刻上招牌字号,如“广东十八铺陈连记”,这类似现在的制造商广告。北方人以旱烟斗为主,南方人以水烟袋为主,民间有“饭后一袋烟,快活似神仙”之说。烟袋制作有繁有简,简则只有主要部件(如烟管、套筒、滤烟壶),繁则有饰物、文字图案,方寸之间尽显烟俗之纷繁,做工之精巧。

  为了搜罗烟标、烟具,王元华处处留心,除了在本地走家串户,与废旧物资回收部门人员联络外,还远赴外地文物商店探访,另外还委托亲戚朋友多方搜求。一旦有精品孤品出现,便志在必得。有一次听说均川镇有一位理发匠家中有一件铜烟壶,呈漏斗型,配有独特的马蹄形烟丝筒,他前后三次寻访,软磨硬泡,最终以150元购得。一些人知道他热衷此类,遂将烟袋送上门兜售。久而久之,他的烟具、烟标收藏越来越丰富。回顾多年收藏经历,除了艰辛,更多的是甘甜,可以用汉武帝刘秀一句话形容:“我固乐此,故不疲也。”截止目前,他以绝对优势成为当地烟具收藏最早、最多、最齐的第一人。

  王元华在收藏过程中,逐渐了解到中国是世界烟草生产消费大国,数百年积淀下来的绚丽多彩的烟文化令外国人也感兴趣。烟具、烟标是过去年代的产物,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有着传统文化内涵,再过十年、二十年,吸水烟的老人大都作古,烟袋将散失消泯不可再生,纸质烟标更是脆弱易毁,不作抢救性收藏,将来“有价无市”,传统手工精细即便是现代工艺仿作也做不出来。“物以稀为贵”,这些烟具、烟标既是烟草文化实物,又是一笔潜在的增值的财富。因此,王元华以收藏为乐,甘于清贫,无怨无悔。他表示将以持之以恒的信念,在今后烟标、烟具收藏中探索发现更为广阔的天地。

  另一位烟标收藏爱好者喻风鹏,男,1958年生,1988年开始烟标收藏。目前已收藏烟标659个品种,共951枚,其中,国外烟标25枚, 17个品种;国内27个省、直辖市烟标926枚,642个品种,涉及台湾省13枚,8个品种,香港行政区4枚、1个品种。此外有“金鳄”、“甲天下”、 “伟哥”、“天子”等四个牌号的金属、塑料扁盒烟标各一个。湖北省内卷烟厂烟标349枚、260个品种。八十年代随州地方烟厂烟标21枚、3个品种,其中 “双蝶”牌1枚,“金玫瑰”牌2枚,2个品种。九十年代随州与省内烟厂联营专销牌号7个品种,其中“神农”牌2个,“编钟”牌3个,“白云湖”牌1个, “大洪山”牌1个。

  还有一位烟标收藏爱好者蔡国耀,男,1957年生,从读小学时开始接触烟标,与小伙伴玩纸烟盒翻扑赌输赢游戏,积攒一些纸烟盒。1985年受到《中国青年报》一则报道关于张为军(苏州丝绸厂工人)收集烟标7万余枚的启发,开始较大范围地收集烟标。目前已收集烟标4000余枚,涉及国内26个省、区(包括台湾省)烟标约3100余枚,涉及国外卷烟品牌20余枚。其中湖北省原17家卷烟厂烟标共235个牌号、314个品种。原随州地方烟厂烟标共 13个牌号(17个品种),分别为聚宝、黑猫、大洪山、圣宫、金钱、双蝶(两种)、鹿鹤、古乐(两种)、舞龙(两种)、企鹅、金玫瑰(两种)、擂鼓墩、双桥等。蔡国耀制作了类似影集的册子,将烟标分门别类,附加注明,让人领略到收藏家的风采。

  这些烟标、烟具,在别人看来不过是陈年旧物、不起眼的纸片,而在他们看来烟具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集书法、绘画、工艺、纹饰为一体,烟标则是美丽的图案,让人在摩挲之间爱不释手。的确,烟标、烟具是烟草历史文化真实载体,见证了烟草不同的发展阶段。感谢这些生活中的有心人,因为他们的爱好情趣,使烟草历史文化变得具体而鲜活起来。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