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祭祖:春节主题 不可淡忘
花语杰 TO: 2013-6-10 04:57 阅图
&:7054+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春节前夕,家中闲谈、同事对话、电视热议的,多集中在去哪里旅游、预测春晚节目、如何购买年货等话题上。尤其在城市居民观念中,人们早已习惯性地把旅游、娱乐、吃年夜饭看做春节的全部主题,却淡忘了春节还有一个重要主题——祭祖。

  有的人以为,先人在世时已经尽孝心了,再做祭祖没有必要;还有的年轻人以为,祭祖是迷信活动,等等。此番说法曲解了祭祖的本来含义,需要加以纠正。古训曰:祖宗虽远,祭祖不可不诚也。这里所说的“诚”,包括尊敬、怀念、感恩、继承、报答等多重意义。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在一年开元之际祭祖的传统,其本意就是以祭祀的形式,表达对先人的尊敬、怀念、感恩、继承、报答之意,就是要告诫今人:我们的一切来自祖上、来自逝去先人曾经的哺育、教养与恩惠,特别是要告诫年轻一代:感恩是为人的本分,报答是做人的责任。正是在祭祖这一时刻,人们面对先人做出内心宣示与共同勉励:感激所有施恩于己之人,怀念所有对家庭与社会做过贡献之人,立志做一个不负先人厚望、奋发有为、德行高尚之人。

  由此可见,春节祭祖绝对不是简单的形式,更不是迷信活动,而是今人对先人表达感情、心愿与意志,激励后人慎终追远、继往前行,凝聚家人亲情关系,传承优秀伦理道德,提振民族精神与文化的重要举措。值得庆幸的是,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依然保留着春节祭祖的宝贵传统,就连我们的邻国韩国也将这一传统保留与继承了下来。

  恰值春节前夕去韩国访问,五六个韩国同行在聊天时都先后告诉我说,即使在大城市居民家里,几乎每一家也都保留着春节祭祖的习俗:除夕之夜,家中设好祭桌,上面摆放逝去父母及祖父母等人的牌位、各种节日菜肴并点燃蜡烛。初一早上,全家人集中到最年长者家中,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由最年长者带领读诵祭文,再共同向牌位叩拜。此后,家人再互相拜年问候。向陪访的韩方厅长、局长、科长、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打听,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在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家家都做同样的事情,气氛同样严肃、隆重、恭敬、真诚。想到韩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5万美元,正在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可能与其国民共守道德规范、团结奋进不无关联。

  香港《南华早报》前不久发表一篇署名文章,谈到在青岛街头见到行人随便扔垃圾等现象后评价说:“中国大陆迅速经济增长和雄厚的财力令世界目炫。许多西方人赞扬中国将世界从一场几乎已成定局的经济衰退中拉了出来。但是,从有损公众利益和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乃至完全不尊重他人的权利来看,很多中国人表面似乎颇为富有,但内心实在缺乏良好素养。”在文章最后,作者发表感想认为,“中国人做到经济年增长8%还不够,只有他们内在‘富有’了,才会真正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看来,春节祭祖对促进广大同胞实现内在“富有”,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显然的助推作用。对于春节的这一重要主题,不仅不应淡忘,还应广为倡行。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花语杰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