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随州
威兔 TO: 2013-6-10 04:53
&:5443+
面积 9636平方公里

  人口 258万

  邮编 441300

  区号 0722

  拼音 suizhou

  驻地 曾都区

  区划 曾都区 广水市 随县

  市花 兰花

  市树 银杏

  市标 鹿鹤

  荣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专用汽车之都 全国卫生城市 全国体育先进市 全国科技达标市 省级文明城市 国家对外开放城市

  经纬 北纬31度过19分至32度26分,东经112度43分至113度46分

   简介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闻名于世的编钟出土于此,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樊,北临信阳,南达荆州,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

  随州交通便利,京广铁路、汉渝铁路、西宁铁路和107、312、316国道以及”汉十”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和即将修建的“麻竹”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跨北纬31度过19分至32度26分,东经112度43分至113度46分。全市南北长约130公里,东西宽约105公里,总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万。

  其中,山地面积4285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094平方公里、平畈530平方公里、河滩面积80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61.3%、30%、7.6%、和1.1%。随州北面与河南省南阳、信阳二市毗邻,南面与湖北省江汉平原的京山县、钟祥市相连,恰好处于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的交接地带,真可谓西通宛洛,南达吴越,地当荆豫要冲,扼阻襄汉咽喉。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曾对随州的地理形势作了如是描绘:“随北接黾厄,东蔽汉沔,介襄、郢、申、安之间,实为要地;义阳南阳之锁钥,随实司之;其山溪四周,关隘旁列,几于鸟道羊肠之险,洵用武者所必资也。”

自然地理  随州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各,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据统计,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相馆总数在2009.6-2059.7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无霜期220-240天。温暖的气候条件,良好地地貌特点,造就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大洪山一带,保留着很多珍贵的植物种类,其中主要包括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和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繁茂的植和充足的果根,使随州的动物资源也相应丰富,从腔肠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到哺乳类,应有尽有,而且至今还保留有一些珍贵的物种如大鲵、金鱼等。可以说,自古以来,随州大地一直是动植物栖息和繁衍的理想场地。

  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人类的远古时期,良好地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是原始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备条件。由于随州地区处摩擦生代以来气候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林木茂密、绿草成茵、果根丰富、动物繁多,加之大洪山一带石灰岩分布广泛、溶洞发育,因此,随州大地便成为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随州地处桐柏山脉南部,紧邻河南省桐柏县,为淮河发源地。境内有“淮河镇”。

       随州旅游 随州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以“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而闻名海内外,有着大量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随州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诞生地,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诞辰日,有大量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祭祖;城西墩擂鼓出土的战国早期古文物——大型成套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誉为世界古代八大奇迹之一。

  随州曾是隋文帝杨坚封地,隋朝因随州而命名;随州山川秀丽,大洪山、桐柏山、中华山、徐家河、封江等风景名胜旅游区享誉省内外。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的不朽诗篇赞美随州。被誉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大洪山集各类风景名胜之精华,峰峻、山秀、林幽、泉醇、湖美,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封 江、徐家河水库岸柳依依,百岛竞秀、渔舟游弋,有“水上公园”之胜名;平靖黄土、 武胜三大古关雄踞险地,突兀而立,气势非凡;吴山鸡鸣山,相传得名于张三丰,道家发源地;高贵三潭风景区等。处处佳境引人入胜。

  随州历史文化名人众多,上古有炎帝神农;春秋有季梁、随侯;战国有曾侯乙;唐时有胡紫阳,李白与胡紫阳交往频繁,写下了大量诗文,流传至今的有《题随州紫阳先生壁》、《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等,今随州拟重建餐霞楼,保护现光寺等文物古迹,扩建成现光山旅游名胜区;唐代诗人刘长卿曾在随州任刺史,有《刘随州集》传世;宋代有欧阳修,他4岁随母亲来随州投靠叔叔,24岁才离开随州北上求学,留有五眼桥、八角楼等遗迹;南宋有名将李庭芝;元朝有明玉珍,农民起义军领袖,大夏国建立者。原名旻玉珍,因信奉明教而改姓“明”。柳林古城畈人。元末农民起义攻重庆,陷成都,定四川,自称陇蜀王,于至正二十二年(1362)即帝位于重庆,国号大夏(史称“明夏”),建元天统。明军大举入川,明升降附,到南京后被封为归义侯。第二年朱元璋怀疑明升有异心,将其全家送往高丽;明中后期有着名谏官杨涟,因与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作斗争而死,谥号“忠烈”。

   景点篇▲

   随州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不仅有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还能听到精美绝伦的编钟之声。下面为您推荐几条线路。

  神农故里寻根问祖旅游线: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诞生在曾都区厉山。这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的圣地。旅游线路:随州城区搭乘3路公汽终点站即到,私家车从城区沿316国道向北20分钟到厉山,参观神农纪念馆。

  曾侯乙墓遗址旅游线:曾侯乙墓遗址位于随州城西一公里处,从城区过厥水二桥向西直上即到。

  三山两水生态旅游线:随州城区向西走随应(随州至应城)公路,到长岗土门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经广水向北可到三潭风景区,向东可到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从随城沿316国道向西北可到封江休闲度假,向东南可到广水长岭徐家河休闲度假区游玩。

   购物篇▲

  要买日常生活用品,可以到解放路商业步行街的新世纪购物中心和中百仓储、顺泰仓储,游广水的旅客可以到广水应山永阳商场。如今时令特色食品有金黄蜜枣、红枣、香菇、木耳、阿胶蜜枣,市区各大超市设有土特产品专柜。曾都区三里岗是香菇的集散地,到大洪山旅游可以顺便到该镇区选择优质的花菇、木耳。在广水城区各商店,你可以很顺利地买到奎面、银鱼、面椒等。

  在编钟古乐之乡游玩,买件编钟工艺品,是来随旅游最好的纪念了。城区沿河大道、舜井道中段有专卖编钟系列工艺品的商店。

   休闲篇▲

  “十一”黄金周期间,外地到随州城区的游客茶余饭后可以出来走走看看。

  城南白云公园和城中神农公园,是市民休闲游玩的场所。蜿蜒的小路、茂密的植被和绚目夺人的盆景,让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若想体会秋高气爽、湖上泛舟的感觉,白云湖是不错的选择。白云湖柳岸依依,风光旖旎,临风漫步,心旷神怡。

  傍晚,解放路、隆泰步行街灯火通明,逛街购物两不误;明珠广场、火车站广场休闲、健身的人流潮涌,热闹非凡,不妨去看看随州人的群众文化生活。

   食宿篇▲

  城区主干道烈山大道上,宾馆云集,圣宫饭店、涢水宾馆、烈山宾馆、炎帝大酒店、亚华大酒店等宾馆酒店都在此干道上,除此以外位于玉石街6号的曾都宾馆,交通大道的铁龙大酒店,白云湖边的齐星湖会馆也是您不错的选择。这些酒店宾馆大多是住宿和餐饮一条龙服务。如果您想在宾馆外面品尝随州特色的话,那么以下的饭店您不妨去试试。位于沿河大道,装修及口味都很“家常”的老乡村酒店,是怀旧人士的好去处;位于清河路,一鱼多吃的黄氏鱼馆在随州很有特色;青年路上麻辣爽口的傻儿火锅,隆泰步行街里的小毛驴火锅、解放路的醉鱼头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

  早上吃早点的时候,具有乡土气息的随州特色——拐子(猪肘)饭和厉山牛肉饭值得您品尝一下。

   交通篇▲

  “十一”黄金周,随州城区客车、公交和的士愿为来随游玩的您效“代步”之劳。

  随州市中心客运站,是目前城区最大的车站。您乘坐到长岗的班车,可以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游览;如果您想到广水三潭体验飞泉瀑布、到徐家河领略水上风情,坐上驶往广水城区的客车,很快会把您带向目的地。高高兴兴度完黄金周,您可在中心客运站、神农客运站和客运东站搭乘返程的长途客车,也可搭乘途经随州的28趟列车。

旅游简介  随州古称“汉东之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以“古、奇、美、新”而着称,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古----神农故里。据史籍记载和国内外专家学者考证,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就诞生在随州烈山(厉水镇),近年来随州烈山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

  奇----编钟故国。随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草期大型成套系列编钟(打击乐器),精美绝伦,价值连城,被海内外誉为世界奇迹。

  美----旅游胜地。被称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荆楚名胜大洪山,风光秀丽,景观奇特,为中原一绝,是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

  新----新型城市。随州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特产众多。经济基础雄厚,城市功能齐全,经济增长迅速,是闻名全国的改装汽车城。

资源特产  随州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铀、铝、铅、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钾长石、花岗石、磷矿石、稀土和石棉数百种,其中重晶石储量丰富,质量居全国之冠、储量居全省之首。随州素有“鄂北粮仓”之称,建有优质大米、优质麦、优质棉、优质茶、菜牛、瘦肉型猪、蜂蜜、食用菌八大商品生产基地;银杏、蜈蚣、蜂蜜、中药材、柞蚕等名列全国榜首;银杏、香菇、板栗、茶叶、葛根等闻名海内外。

  红梅李 红梅李是随州开发的新特产,列为全市多种经营的龙头产品。该品种产量高、品味纯甘甜可口,颇受群众欢迎。开始在随西双河镇试种成功,后来推广到全市。年产神农李18000吨,市场销路看好。计划以尚市镇为中心的10个乡镇扩大种植面积6700公顷,形成稳产高产的神农李高产带。

  蜜 枣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威兔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