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桐柏山寻访张良足迹
楚刘飨 TO: 2013-6-10 04:46
&:5481+
张良,字子房,相传为开封陈留人,据《汉书·张良》载:张良辅佐汉高祖统一天下,积劳成疾,体弱抱病,为求长寿清静,便隐逸山水。他说:“……“(我)今以三寸舌…….封万户侯,位列侯……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道,欲轻举。于是学道士修仙,而修身养性。
    张良云游四海,足遍天下。一日他云游到桐柏山卧龙峰脚下,搭一棚修炼隐居,俗称为“下棚”,后被人发现,迁居“中棚”、“上棚”,后三棚均被人寻觅,才退至太白顶一天然洞内稳居。现新城村的“上棚”、“中棚”、“下棚”三个自然湾均因此而得名。
    张良退至太白顶主峰东侧的松月台下一天然洞内隐居修身,故此洞名曰张良洞,该洞呈拱型,有一屋之深,冬暖夏凉,虽三伏而无蚊蝇,堪称避暑胜地。洞外有张良品箫遗址。这里云接雾罩,凉风习习,空灵而不染纤尘。据昔日久住此山的高寿和尚口述,得了眼疾居此洞不药而愈,且目明如初,不复萌疾。张良洞下临一条深谷,名曰“八访沟”。相传张良隐居此山后,汉高祖曾先后令八位使臣奉旨请张良回归长安,张良婉言谢绝,执意回避。相继而来的使臣请不回张良,惧怕龙颜不悦,且留恋这桐柏山是“冰玉帘龙万壑秋”“白云深锁洞林幽”的奇丽风光,都一一隐居下来,朝夕与张良结伴。据传在云台禅寺内曾供有张良和八位使臣的大理石雕像,人称“九国公”,太白顶古称“九公顶”。
    据乾隆十八年《桐柏县志》载水帘洞“石镌留候辟谷处”,“桃花洞中子房辟谷习黄石公,亦常出没其间,越今数千年何落落也”。如今美若仙境的桃花洞,也有一个张良洞,古朴奇拙,天然形成,洞穴容量略大于太白顶上的张良洞,好像一对龙睛凤眼,形成比翼之美。
    相传张良死后,葬于太白顶西南山脚下,古庙茅庵附近。该墓面积近一亩,当地有张良头枕太白顶,脚蹬十字河之传说。在位于茅庵附近的太白村尚家湾有一古庙,名曰子房庙,是为纪念张良所建。庙内供奉有张良像、庙后有棵古银杏树,干径1.8米,冠遮一亩有余,树龄达五百年之久,与子房庙融为一体。
    (常跃耀 王世威 王克强 韩建林搜集整理)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