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知客---随北乡村的土主持人
威兔 TO: 2013-6-10 00:17 阅图
&:7356+
知客其实是佛教禅寺的一个职位,在寺院里司掌迎送与应接宾客之职称,说白点就是接送宾客和管理宾客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而在乡下,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知客先生。
          他们不一定满腹经纶,但一定是知事达礼、见多识广之人,是乡村的知名人士;他们不一定是乡村干部,但一定是热心帮忙、德高望重之辈,是民间的权威人士。方圆数十里的风土人情,他们了然在胸;红白喜事的程序礼仪,他们镌刻在心。
          庄户人家的红白喜事,是他们显身手、展才能的舞台。哪家有鞭炮响起,哪家有雨布棚子撑起,哪家就有他们活跃的身影。在那些特定的场合,他们就像被请到台上的领导,就像战场前沿的军事指挥员,就像影视中的主演,理所当然地成为人群中的核心人物,成为过事人家的主心骨,成为红白喜事中的灵魂人物。过事人家恭敬他,男女老少顺着他,大人小孩抬爱他,就连平时说一不二的村支书、主任也得放低姿态,听他支派。
          在主人家面前,他是“主人之主”。红白喜事的程序礼仪、帮忙人员的安排调配、来宾宴席摆放、宴席烟酒的档次,事无巨细,都得由他统筹安排。来客人了,他又充当着“礼仪先生”的角色。口中高喊“来客了,稀客稀客,发烟倒茶”,脚不点地赶忙将客人迎到堂屋、厢房、客厅就座。帮忙人员之间出了小摩擦不协调,他又成了“调解员”。年长的,上支烟,说上几句动听的话;年轻后生,装模作样地训上几句;同辈之间,连损带笑地来几句玩笑。嬉笑之间,泯化恩怨。客人坐席时,他更是忙得不亦乐乎,跑进跑出请“上席”上的客、找陪客,高声大嗓地招呼各路宾客围席上座后,还要带着“响手班子”和主人家逐一“禀席”,出口成章地代表主人家讲客气,妙语成珠地向客人表谢意。待宾客们举箸端杯、大快朵颐时,他又笑容可掬地领着主人家逐席敬酒来了。
            闲的时候,他也会蹲在门槛边静静地抽上一支烟,也会坐下来喝上一杯热茶,或者站在打牌下棋的人群后面,不咸不淡地评说指点一番;或者不时地与一些男男女女插科打荤,嘻嘻哈哈开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玩笑;有时甚至也会兴致十足地坐下来斗几把地主、下两盘棋。但只要客人一来,或者到了该讲某个程序某项礼仪的时候,他便立即起身,呼男喝女,进进出出,郑重其事,指挥若定。
          知客先生走东家,串西家,为的是帮左邻右舍将事情办得美满,图的是将乡土习俗世代传承。村子里如果没了知客先生,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小孩满月、老人做寿,就少了许多传统的味道。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威兔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