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府君山点滴
女人花 TO: 2013-6-9 23:39 阅图
&:6385+
府君山


    府君山是与大铁山牵手相望的一座山峰,在大堰坡方圆几十里排行最高。山顶由三座肩并肩的山头连接组成,成等差数列状,逐步升高,宛如亲密的三姐妹。它是随南较有名气的风景区,是大堰坡中学师生春游的首选之地。


    说起山名的来源,还是父亲告诉我的,有一点意思:话说明朝中期,德安府(现在的安陆)巡抚视察辖地,来到了府君山下,抬眼望满山松树郁郁葱葱,野菊花金光灿灿,一派生机蓬勃景象,禁不住动了珍爱山水、关注民生的慈悲心怀,说这不就是皇恩浩荡、圣治天下的形象写照吗?于是,哼了几句酸诗,在某块青石上留下了“府君到此一游”之类的东东。随从陪伴人员也摇头晃脑,齐声喝彩,无非溜须拍马作态而已。临到最后,府君大人询问“这是什么名山啊?我不留名于粗鄙无名之地”,一善于巧言舌簧的本地乡绅立马说道:“山名粗陋,大人不提也罢,请允许老百姓记住府君的恩德,就称作府君山,如何?”一言即出,附和声众,府君也志骄意满,无比受用啊:“就这么着吧,叫府君山也不辱没了它。”府君山由此得名,先前的名字人们便逐渐遗忘了。


    府君山有几处相当规模的茶场,由文革期间武汉来的几十号下乡知识青年开发的。感谢他们的辛勤耕作,由于基础好,茶场一直经营至今。茶叶不算太好,绿茶毛尖类型。在公社大集体年代,每到采摘茶叶时,总要召集周遍乡村二八妙龄少女,趁天麻麻亮,露珠在叶尖未干尚湿的节骨眼,挑摘油绿鲜嫩的茶叶捂在胸间,再经过后续加工晒干,俗称女儿茶。可惜收获的数量稀少,主要进贡给县里乡里领导品尝,普通的百姓不知道珍品到底什么味道。而且,在哪个动荡年代,只有家庭根正苗红的少女可以采摘府君山的茶叶,所以还是一种荣誉呢。

  
    山脚下有一个杨堰角(?)的地方,曾经建有一所“五七中学”,只有初中部。从名字看,应该是57年反右的产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生众多,学业兴旺,如今被并入大堰坡中学了。以前对学校的名字并不好奇,如今看了很多关于反右的经历,便有了岁月蹉跎的感触,那些流放这里的老师们可还安好?


    在通讯不畅的年代,府君山顶曾树立有一台飞机信号塔,钢架结构,塔尖耸立如云,很是壮观,幼小时我们经常骄傲的遥指着塔尖给走亲戚的小伙伴看。随着知识青年的回归,国家经济的发展,信号塔逐渐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几年前就消失了踪影,估计是被周边的老乡拆卸回家做房子基材去了。


    小时侯,坐在我家门口,就可以望见府君山,看见塔尖,那曾是我梦想着翻山越岭的起点,尽管我自己一次也没有爬上山顶。如今,信号塔和我家的房屋一样归于尘土,逐渐成为了记忆中的一个句点。
府君山还有许多宝藏和精彩的故事,等着你我去开发。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女人花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