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爆料]随州获千万元国家建设资金4年未动工
楚刘飨 TO: 2013-3-3 09:10
&:21793+
      随网讯 湖北随州,这个1994年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千年古城,最近有些苦恼。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点名批评后,随州市规划局规划设计科科长张忠伟连春节也没过好,数次加班编制整改实施方案。“这个方案本周内就要上报市政府。”张忠伟对记者说。

  据《湖北日报》报道,随州曾获拨1300万元国家保护建设专项资金,定于自2008年起改建、保护随州市汉东街(草店子街)。但记者实地走访后发现,该项目至今还未有任何动作。

  地面遗迹先天不足

  “汉东之国随为大”。提起家乡,读过点书的随州人就会自豪地搬出《左传·桓公六年》中的这句话。

  2011年7月,湖北省住建厅副厅长占世良曾陪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检查评估专家组前往随州视察。

  《随州日报》当时的报道称,检查组认为,随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物保护工作突出,但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风貌保护做得不够理想,历史古迹、护城河等保护还有待加强,地方文化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彰显。

  占世良对记者说,随州地面历史遗迹太少,当年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先天不足,但因为1978年出土了曾侯乙编钟,影响很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所以最后被列入了历史文化名城范畴,但命名有些勉强。检查组看过之后,对随州历史文化保护的做法的确不太满意。

  循着检查组的足迹,记者春节前在随州寻访历史遗迹。

  去年11月才竣工的文峰塔广场,一圈簇新的明清仿古建筑围绕着青灰的古塔,再外围则是层层叠叠的现代住宅。省级重点文物文峰塔始建于唐宋,几经重建,皆毁于战火,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又分别进行过重修,但又再次毁于兵燹,至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5月)又重新修建。塔身呈正八面体,锥形,七层,七丈五尺高,青砖条石砌成。

  寻访古迹的曾老师说,文峰塔是随州这片古地上仅存的历史遗迹之一。在他印象中,20年前古塔周围还是一片菜地。

  几百米的小街,两边是低矮的瓦房,卷帘门拉起来,一溜店铺卖着烤鸭、米面油、炒货、热干面等,还有美发店、洗衣店、杂货店,步行在草店子街,感受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然而很难将它与什么历史遗迹联系起来。

  住在附近的居民周先生说,几十年都这样,就这几间破瓦房,哪有什么历史?一些上了年纪的居民则很敏感地询问是否要拆迁了。

  2007年9月29日,《湖北日报》曾刊文称,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公布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项目,随州市汉东街(草店子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榜上有名,并获国家保护建设专项资金1300万元。

  文中还称,汉东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将于2008年启动,周期约为4年,国家每年投资300余万元,主要用于街区内的重点保护区、市政公用设施、道路交通、环境的改造建设及控制管理。

  张忠伟说,的确有这个项目,但还没有开始实施。草店子街缺乏历史建筑,只剩两片马头墙还有点年头,保护和整修工作很难开展,“大拆大建也不行”。

来源:中华建筑报

该帖已经同步到随州微博 金戈马的微博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