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聊散咵]“史上最脏”让“美丽中国”蒙上雾霾
楚刘飨 TO: 2013-1-14 08:37
&:8961+
        1月份刚过去十多天,南京已遭遇连续8个污染天,被称为“史上最脏”。1月9日以来,中国中东部一直被雾霾笼罩,东北三省、京津冀、陕西、河南、湖北、湖南以及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了一条深褐色的“污染带”,小半个中国的空气都是脏兮兮的,多地的PM2.5爆表或濒临爆表,一些省份的高速公路封闭,北京至武汉的动车被雾霾“拦停”,北京的口罩兜售一空……

  雾霾,罪不在“雾”,雾本身是干净的,真正造成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是霾。至于雾霾天气的形成,专家认为有天气因素,如大气环境相对稳定,气压低、风小等,导致空气污染物囤积成霾,并借着大雾唱主角。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大城市,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难以扩散,导致空气质量显著下降。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是首要污染物。

  和台风、暴雪的“暴脾气”相比,“温柔”的雾霾看似没有那么大的杀伤力,但实际上,它对人体的伤害同样不小。

  雾霾覆盖小半个中国,说来说去,还是人祸。而驱散雾霾天气,让人不受脏空气的“毒害”,竟然得依靠天气——有专家说,降雨能驱散雾霾天气。这无疑告诉我们:我们一直在污染着空气,过去没有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只是一种巧合和偶然,一旦遭遇一定的天气条件,雾霾天气随时随地会出现,危害公众身体健康。

  我们现在都在说建设“美丽中国”,而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显然是“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十八大报告中多次提及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可见,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重要执政理念,维护人民群众生态利益,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优美宜居的环境中,理应成为各级政府恪守的执政准则。

  但是,这场覆盖小半个中国的“史上最脏”天气,让“美丽中国”蒙上了雾霾。以牺牲人之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得不偿失的,GDP增长必须干干净净,否则,物质丰富了,而环境被污染了,国民照样生活在恐惧和烦恼中。所以,假如经济结构不调整,增长方式不转变,出行方式不扭转,城市管理水准不提升……那么,建设“美丽中国”恐怕只是虚幻的图景。

  维护美好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让雾霾天气不再袭击我们,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比如,施工现场要尽量遮挡、覆盖,避免灰尘四处弥漫;倡导“绿色出行”,尽量多乘坐公交,或者骑自行车、步行上班,而不是使用私家车。


该帖已经同步到随州微博 金戈马的微博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