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爆料]随州麻酥饼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楚刘飨 TO: 2012-7-20 13:40 阅图
&:25083+
上世纪80、90年代,在随州老百姓的家中举行传统的婚宴、生日宴等喜庆时刻,镶嵌喜字寓意的麻酥饼(或称喜饼)是不可或缺的美食。而今,受到面包、蛋糕等“西饼”冲击,麻酥饼却难见踪影。

1342762291zyyK.jpg


近日,记者在随县均川镇获悉,该镇麻酥饼传承艺人李庭广,以传统的麻酥饼制作工艺制作的美食畅销市场供不应求,其产品不仅畅销当地,还远销襄阳、武汉等大城市。

据随州政府介绍,李氏麻酥饼正收集资料,将其制作工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随县均川镇街头,李庭广麻酥饼铺引来众多市民购买,小小的麻酥饼有什么美味秘密?制作过程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经历?

记者走进店铺看到,多名师傅忙着制作饼子,准备外销。李庭广介绍,他们家从事麻酥饼制作已经有3代人了。他的祖上是宫廷面点师,明朝灭亡后,李氏祖上回到随州开设面点铺,生意十分红火。麻酥饼经李氏数代人数百年传承改进,形成特有的技艺。制作麻酥饼重在选料,所选芝麻、面粉、蔗糖、果仁、绿丝等必须是纯天然绿色原料,然后经30多道工序制成,吃起来酥香爽口,回味无穷。

李庭广高兴地说,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一直没有失传,他们现在每天要做大小上千个的饼子,饼子除了在当地销售,还大量销往大、中城市市场。

据悉,麻酥饼源于古时的“胡麻饼”,因为所用的芝麻是汉代从西域传入而得名。麻酥饼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有一首名为《寄胡饼与杨万洲》的诗,赞许胡麻饼:“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得看似辅兴无?”

据《随州贸易志》记载,解放前,随县糕点生产比较发达,糕点铺遍布城乡集镇,麻酥饼是其重要品种之一。

对于将麻酥饼制作工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李庭广十分高兴,他希望更好地传承这门传统工艺,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传统的健康美食。

来源:随车网 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