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文旅]8旬老汉难忘初恋情人终身不娶
楚刘飨 TO: 2012-5-22 13:20
&:14053+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渠县 一八旬老汉15岁那年爱 上了一位美丽的女孩, 发誓要娶她为妻。然而 事与愿违,有情人却未 能终成眷属。此后近70 年来,他再也看不上别 的女人,至今独身不 娶。

5月19日,记者在 渠县渠南乡采访到了这 一故事的男主角周德义 老人。 15岁男孩爱上漂亮 女生 周德义老人出生于1928年11月, 父亲曾是渠县县城有名的袍哥人 家,“家里有私人武装。”7岁那年,他 父亲为躲避仇家报复,便将儿女分送 给两户士绅收养。周德义的养父母在 当地也是大户人家,所以他能受到良 好的教育,读了几年私塾后又进入渠 县中学读书。 那时,周家附近有一所女子中 学,他每天都可以看见女生们从校门 进出。懵懂中,他对一名来自广安肖 溪的名叫苏秀(化名)的女生情有独 钟。

15岁那年的一个假期,周德义在 渠江泛舟,顺流而下到了肖溪。艄公 带他去了一个烟馆,一推门就看见一 名模样俊俏的少女在倚窗看书。定睛 一看,正是苏秀。原来,苏秀的父亲 是肖溪乡的乡长,这个烟馆就是他开 的。 回家后,周德义就缠着养母前往 苏家提亲。苏家一口应承下来,但是 要求他入赘,因为苏家膝下无子,仅 有两个女儿。周德义的养父却极力反 对,在他看来做上门女婿是很不光彩 的事情。 “不管怎样,我只喜欢苏秀。”周 德义像吃了秤砣——铁了心。 “等我当了营长就回来娶你!”

1944年12月,周德义响应国民政 府“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 军”的号召投笔从戎,被送至重庆铜梁 县受训,编入青年军201师603团3 营。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201师 抽调精英组成预备军官训练团,周德 义名列其中,1946年6月毕业,获得 预备军官证书。 回家探亲期间,周德义踌躇满志 的对苏秀说:“等我当了营长就回来娶 你!” 带着这个承诺,周德义返回了部 队,被编入青年军203师,担任副排 长,在江津县受训。其后,这支部队 被解放军重创,余部向台湾撤退。在 登上军舰的时候,周德义借口忘记带 证件,留在了大陆,后来受邀到国民 党陆军20军79师237团担任排长。该 部队于1949年12月在四川金堂县起 义,被解放军整编,周德义曾担任西 北军区警卫团一营二连三排排长。

1950年11月,周德义退伍还乡, 被安排到重庆某兵工厂上班。但由于 他养父看不起“工人”这个身份,遂叫 他回乡务农。 乡下务农无颜再见恋人 此时,周家已经衰落,庞大的家 族在县城难以维持生活,养父便将母 亲、大姨太及其子女等9人分到渠南乡 金桥村居住,周德义成为这支“小分 队”的顶梁柱,肩负起养家糊口的重 任。 由于他有文化,村委便让他担任 会计职务,一直到1971年被人揭 发“伪军官”身份才遭撤职。“不过,撤 职以后事实上还是我在当会计,因为 村上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来取代 我,”周德义告诉记者:“直到1981年 包产到户我才没做这个工作。” 乡下务农让“等我当了营长就回来 娶你”的誓言化为泡影,周德义从此无 颜再见苏秀。没多久,苏秀嫁作他人 妇,这段恋情彻底结束。

难忘初恋终身不娶 在乡下务农期间,周德义以一己 之力侍奉养祖母和养母,将她们送老 归山,同时送弟弟妹妹上学读书。除 了一个弟弟有先天性智力障碍之外, 其余3个妹妹2个弟弟全部通过读书走 出了大山。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养 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周德义说。

这位84岁的老人,今天看起来依 然精神矍铄,腰杆笔挺,声音洪亮, 容颜已老却难掩眉宇中的英气。 然而,他终身未娶。据悉,亲友 们给他介绍过多位对象,但他一个也 看不起。“后来介绍的那些都不如第一 个,所以我就干脆不结婚了。”周德义 告诉记者。 他的晚年,是侄儿们在照顾。“伯 父把我们全家人拉扯大了,我们肯定 会让他安度晚年。”他的一个侄儿说。

周德义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 意,他觉得自己生活得很幸福甚至很 体面。唯一让他感到郁闷的,是作为 起义人员的他,现在每月只能领取到 45元的优抚金。 “虽然我不指望靠优抚金养老,但 是我那些老战友他们每月领400多, 我咋才领这点呢?”他对此颇感迷惑。

来自:随州领秀网 Android客户端来自: Android客户端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