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文旅]今夏宝宝防蚊虫的有效招术
楚刘飨 TO: 2012-4-21 16:07
&:3921+

夏天到了,蚊虫开始猖獗起来,总爱招惹宝宝。不知什么时候,在宝宝娇嫩的皮肤上被咬了个大包,父母们看着好心疼。最可恶的是,蚊虫还会传播疟疾、乙脑等疾病。夏季帮宝宝防蚊虫,成了父母们的头等大事。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驱蚊,让宝宝安度盛夏呢?
一、哪些宝宝更易招惹蚊虫叮咬?
炎热夏季,由于宝宝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汗,相对于成人,宝宝更易被蚊虫叮咬。不过,有些宝宝与同龄宝宝相比,却更易招惹蚊虫,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招引蚊子的谜底吧!
与着装有关——蚊虫喜欢停在深颜色的衣服上。如果给宝宝穿上深蓝色、褐色、黑色等深颜色的衣服,更容易被蚊虫叮咬。因此,要给宝宝穿浅颜色的衣服,减少蚊虫叮咬。
与饮食有关——蚊虫喜好酸性汗液。如果宝宝偏好高蛋白等肉类食物,分泌的汗液呈酸性,就容易招惹蚊虫。如果经常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就不易被蚊虫叮咬。
与卫生有关——宝宝的皮肤娇嫩,又容易出汗,常常散发乳腥味,这些对蚊子最具吸引力。因此,炎热夏季,经常给宝宝洗澡、洗头,及时擦去汗液,也可减少蚊虫叮咬。
二、居家防蚊虫的有效招术
炎热夏季,家是宝宝们活动最多的场所,也是被蚊虫叮咬最频发的地方。在家里防蚊虫成了父母们工作的一大重点,那么,居家防蚊虫用哪些招术更有效呢?
1、日常简单防蚊法
挂蚊帐——蚊帐安全、无毒,不仅防蚊效果好,帐内小小的空间会给宝宝一种安全感。
穿袜子——穿了袜子后,蚊子感觉人的皮肤湿度降低、皮表挥发物减少,会减少叮咬。
捕蚊虫——每天在天黑之前以及早晨起床后在纱门与纱窗上去人工捕灭,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防蚊措施。
关纱窗——夏日傍晚采取关闭室内灯光,打开门窗,让蚊虫飞到室外,然后紧闭纱窗纱门,以避免蚊子的飞入。
2、环境、卫生防蚊招术
洗澡少用香皂——蚊子喜食花蜜露,使用香水、化妆品、面霜等带花香味的物品后,被叮咬的概率会上升。
保持室内环境卫生——要经常打扫卫生,特别是一些死角更要经常打扫,及时清理当日垃圾,减少蚊虫孳生。
勤洗澡、勤换衣——夏季容易出汗,勤洗澡,可以去除宝宝体表分泌物的味道,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可以减少蚊虫叮咬。
橘红光——室内安装橘红色灯泡,或用透光的橘红色玻璃纸套在灯泡上,开灯后蚊子惧怕橘红色光线也会逃离。
3、维生素B防蚊小妙招
多吃维生素B食物——多吃一些糙米、豆类、干果等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使汗液散发能驱蚊的气味。
维生素B溶解液——将3~5片维生素B1放在水中溶解,用卫生棉球蘸其溶液擦拭暴露在外的肢体,可在2天内起到驱除蚊虫叮咬的作用。

4、植物叶也能防蚊 茶叶驱蚊——燃烧晒干后的残茶叶和桔子皮等,可以熏跑蚊子。
艾叶驱蚊——用艾叶和薄荷水洗澡,可以让宝宝感觉很清爽,还可以有非常好的驱蚊效果。也可直接涂在宝宝的身上,或者把艾叶水放在房间,也有驱蚊效果。
植物汁驱蚊——取几片薄荷、紫苏或西红柿的叶子,揉出汁涂抹于身体裸露的皮肤上,蚊虫闻到这些植物汁散发出来的特殊气味,唯恐避之不及。但植物汁应远离宝宝的嘴部。
5、花卉防蚊效果好 茉莉花——花香浓郁,夏季置于室内,能杀死结核、痢疾、白喉杆菌,蚊虫避而远之。
万寿菊——有一种冲鼻气味,蚊虫不敢接近它,是一种特殊的优良天然驱虫剂。
除虫菊——花中含有除虫菌素,使蚊虫中毒死亡。
薄荷——具有特殊的芬芳香气,蚊虫闻之会晕眩。被蚊叮虫咬后,用它的叶熬水敷用,有清凉、消炎、止痒等效果。
6、液体防蚊小招术 花露水——每晚在洗澡水中滴几滴花露水,也可以直接涂抹于皮肤,尤其是裸露在外的头、胳膊、腿上,或者滴洒在凉席上、屋内等,但不要太多。
宝宝金水——是专门针对宝宝的产品,不仅止痒,还防蚊防痱。原料是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比较安全,可直接涂在皮肤上,也可倒到洗澡水中。
驱蚊水——有效成分是避蚊胺或驱蚊酯。合格的防蚊水可以在6~8小时内阻止99%的蚊咬。其原理是药物直接作用于蚊子的触觉器官及化学感受器,从而驱赶蚊虫。
驱蚊油——在卧室内放置几盒揭盖的清凉油和风油精,或者将樟脑丸磨碎,撒在屋内墙角也可以驱蚊。
糖水驱蚊——用空酒瓶装上糖水或啤酒放在阴暗处,蚊子闻到甜酒味就会往瓶子里钻,会被糖水或啤酒粘住致死。
驱回灵——在玻璃器皿的表面均匀涂上一层驱蛔灵糖浆,口朝下放在暗处,蚊子吸食后会中毒死亡。
7、其它物理防蚊产品 灭蚊灯——光催化灭蚊器是最环保的高效灭蚊器,对人体无害。而且光催化反应还能净化空气,有效杀灭空气中的各种细菌。捕杀吸血雌蚊,打断蚊虫群体繁衍周期,达到成群杀灭蚊蝇的功效。
灭蚊片——引进日本最新配方的优质原药,在15平方米的房间内可连续使用10小时左右。使用起来非常安全,适合儿童、孕妇和对一般灭蚊药物过敏者。还有清香型和无味型可供选择。
电蚊拍——是利用高压静电来吸附蚊子并灭蚊,每天天黑之前,蚊子总喜欢粘在纱窗、蚊帐或墙壁上,这时,只要电蚊拍一挥,蚊子准跑不了,是居家绿色灭蚊的好工具。灭蚊后,要用软毛刷轻刷,不能用水洗。
8、选用化学驱蚊产品 蚊香——除虫菊酯可通过代谢排除体外,对人没有多大害处。但某些低劣蚊香,含有六六六粉、雄黄粉等有害物质。因此,蚊香最好还是放在户外使用,比如居家周围、门口或空气流通的地方。傍晚天黑前点燃蚊香,驱蚊效果最佳。
电蚊香——电蚊香有电蚊香片和电蚊香液两种,驱蚊效果都不错,一般可维持6-8个小时。按每天使用八小时计算,一瓶蚊香液可连续使用30天,免除了每天更换电蚊香片的麻烦。电蚊香的最佳使用时间是在睡前半小时。 杀蚊气雾剂——是一种杀虫剂,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一种叫丙炔菊脂的物质。在水槽下、阴沟、浴厕、橱柜、桌脚下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喷洒,就可以轻松灭蚊。杀虫剂不需要太多,即可达到效果,多了不仅浪费,还会增加污染,影响宝宝健康。
灭蚊窗纱涂剂——是利用蚊虫的向光性和药物的缓释原理,将灭蚊窗纱涂剂涂抹在纱窗上,形成一层保护膜,蚊蝇接触30秒后,会在两小时至数日内死亡。使用时,勿用碱性溶剂清洗窗纱。其优点是耐日晒耐水洗,有效时间长达数月至半年。 防蚊液——又称驱蚊剂,防蚊液的主要成分是避蚊胺。宝宝使用防蚊液应特别留心,最好使用避蚊胺浓度小于10%的防蚊液。婴儿涂抹容易误舔食中毒,最好不用。喷涂防蚊液时,避免直接洒在伤口或是起红疹的皮肤上。
温馨提示:化学类驱蚊产品,不仅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还会对人体有危害。若蚊子太多,不得以使用时,要注意开窗通风,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三、宝宝外出的防蚊好招术 夏天炎热,白天在家里闷了一天,到了傍晚,很多父母喜欢带宝宝外出乘凉。不过,夏天蚊子多,又很喜欢宝宝,父母们要做好全方面的防蚊虫准备,避免宝宝纳凉时被蚊虫叮咬。 纳凉圣地——白天,带宝宝外出乘凉,最好选择树阴荫、通风好的地方。傍晚,则找一块空旷之地,尽量避开树木、花坛和草地,这样能有效地使宝宝与蚊子“失之交臂”。 外出时间避蚊法——每天下午5:00——7:30,这段时间不仅比较凉快,而且蚊子也较少。因为,天黑以后,蚊子活动频繁,尤其在有亮光的地方,还特别喜欢追着小宝宝。 衣着打扮——宝宝的四肢裸露在外面,极易招引蚊虫。因此,夏天外出时,尽量给宝宝穿长裤、长衣及袜子;同时,穿浅色衣服,避蚊效果好。 个人卫生——要保持肌肤清洁,不要涂抹花蜜露等带花香味的物品。因为,蚊子喜食花蜜露,若使用带花香味物品后,被蚊子叮咬的概率会上升。 防蚊产品——外出时,最头疼的是驱蚊不方便,不是怕撒了,就是怕防蚊不到位。防蚊湿纸巾、防蚊虫彭雾、驱蚊水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6个月以内的小宝宝应尽量使用。 电动防蚊器——模拟各种雄蚊翅膀抖动的声波。咬人的蚊子听到上述声波,便会立即逃走,从而达到驱除蚊虫的目的。外出时别在衣服领口处就可以了。 避蚊贴——是一种含有天然植物性油加利树香精的贴纸。外出前,揭下贴纸,可贴于袖口、裤子和裙子的脚边、领口周围、帽子等处室内使用可在枕头、床头、床脚。 四、被蚊虫叮咬后的消肿止痒招术 夏季是蚊子肆虐的季节,宝宝娇嫩的皮肤被蚊子咬过后就红肿、溃烂,甚至导致色素沉淀,皮肤看起来红红肿肿的,让爸爸妈妈好不心疼。 1、消肿止痒小偏方 盐水止痒法——用盐水涂抹或冲泡痒处,这样能使肿块软化,还可以有效止痒。
口水止痒法——如果叮到,可用自己微碱性之口水,涂抹蚊虫叮咬处,亦能止痒!
西瓜皮止痒法——用西瓜皮反复擦拭蚊虫叮咬处,再用清水洗净,几分钟就能止痒,并很快消肿。即可止痒。
芦荟汁止痒法——被蚊子叮咬后红肿奇痒时,可切一小片芦荟叶,洗干净后掰开,在红肿处涂擦几下,就能消肿止痒。
牙膏止痒法——取少许牙膏,或碾碎的薄荷敷在被叮咬处,立刻会感到清凉惬意,痒意顿消。
粥膜止痒法——喝粥的时候,不妨等上几分钟,等粥的表面凝成了一层薄膜后,将其涂在蚊虫叮咬处,亦可止痒。
鲜马齿苋茎叶——在手里揉搓出水后,涂擦患处,止痒消肿。 2、选用消肿止痒产品 花露水——如果叮咬处很痒,可先用手指弹一弹,再涂上花露水、风油精等。
风油精——蚊虫叮咬后的镇痛止痒有很好的效果。
宝宝金水——是专门针对宝宝的产品,不仅止痒,还防蚊防痱。也可直接涂在皮肤上,也可洗澡用。
药膏——可以涂擦专用的消肿止痒药膏,平时可用冷毛巾冷敷被叮咬的位置,可以降低痒感,减少宝宝挠抓。
万金油——万金油和盐的涂抹,可让局部麻酉卒并舒缓神经,减轻痒的感觉。
藿香正气水——取少量藿香正气水,涂抹于被叮咬处,半小时左右,瘙痒既可减轻或消除。
阿斯匹灵——将阿斯匹灵药丸磨碎和水涂抹在伤口上,也有消炎消肿功效。 五、不适合用来对付蚊虫叮咬的土方法 肥皂水止痒不适合——有些人用烟灰兑水或者浓肥皂水以及洗衣粉止痒,专家指出它们含有碱性物质,可以中和蚊虫叮咬的分泌物,但因为蚊虫叮咬的创口很小,这种方法也不是很适合。 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