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文旅]宝宝成长中重要的“黄金7阶段”
金豆 TO: 2012-4-21 15:47
&:3260+

阶段一: 0-6个月的宝宝小小观察者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尝试身体的各种动作,可以通过声音和视觉辨认爸爸妈妈和其他熟悉的人。这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尽可能让宝宝有安全感。有了这个基础,宝宝们会在未来的时间里更好地和家人、外界建立起积极的关系。差不多6个月前后,宝宝开始学说话了,会发出各种声音来表达感情和需要。

  家长可以和宝宝做些简单的游戏,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例如,使用不同质地的围巾,去刺激小宝宝的触觉。用围巾轻柔地按摩宝宝的胳膊、腿部和头部,把围巾轻轻地盖在宝宝的身上,然后顺着宝宝的身体轻柔地扯动围巾。

  阶段二: 6-10个月的宝宝小小实干家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感受因果关系,学着如何得到想要的结果。他们的运动能力也在明显增强。8个月前后宝宝就会爬行,可以很稳地坐比较长的时间,并开始探索走路。这个时期,宝宝的分离焦虑感达到一个高潮,最常见的就是对妈妈极度依恋,吸吮是宝宝能让自己安静下来的办法之一。宝宝开始尝试解决简单的问题,当爸爸妈妈夸奖宝宝时,会乐意不断学习并尝试新的东西。

  家长可以和宝宝进行多种游戏,比如,在泡泡吹管上固定一个泡泡,在宝宝的视线范围内移动它。让宝宝观察泡泡,并鼓励孩子伸手去抓这个泡泡,最后让宝宝碰破它。

  阶段三: 10-16个月的宝宝双向交流者

  此时的宝宝已经是察言观色的高手了!双向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父母是否能理解宝宝想传达的讯息,是成功育儿的关键。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他们更乐于运动,想要不断的探索,一遍又一遍做同一件事情,而且乐此不疲。

  这个阶段,家长可以两人一起,将一块毯子或迷你降落伞置于站立着的孩子头顶,把毯子轻轻地升高和降低,来测试宝宝的平衡能力。或者,家长可以将毯子举在头顶,围着圆圈边走边唱“Ring Around the Rosy“等其他圆圈歌。

  阶段四: 16-22个月的宝宝问题解决者

  到了这个阶段的宝宝,能运用已经掌握的技能解决问题了。他们知道采取哪些行动,以怎样的顺序达到目的,什么行为将会导致什么结果。这个阶段对宝宝的潜能开发非常关键。宝宝仿佛是一个小小科学家,喜欢在结论之前先试验并反复验证。他们开始进行简单的会话,每天学很多新词,和别人一起玩,但似乎不喜欢分享,渐渐有意识地占有自己喜欢的东西。

  在与宝宝的互动游戏中,家长可以把沙发零散地放置,为走路还在摇摇晃晃的孩子创造一个有障碍的环境,让宝宝跟随家长进行探索和行走。

  阶段五: 22-28个月的宝宝创新思维者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用词汇和符号来进行交流与思考,逐渐关注自己的感受,开始健谈,会唱熟悉的歌曲,能逐步做很多事情,比如自己穿上外套、鞋子,背背包等。书开始成为宝宝的好朋友,喜欢一遍一遍反复地看。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将泡泡想象成不同的东西,如“雨滴”、“肥皂泡”或“蝴蝶”,然后做相应的动作,“接”、“拍”或“抓”他们。同时,可以多找几个孩子一起玩,看宝宝如何发挥想象力并相互学习。

  阶段六: 28-36个月的宝宝逻辑的思维家

  此时的宝宝已经具备出色的逻辑思考能力,开始学着理性思考。他们对符号的理解是未来阅读和数学能力的基础。孩子对大人的标准和行为已经有了基本意识,开始理解和形成一些规矩。家长尽量让宝宝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保持一致性,这样宝宝才能顺利养成良好习惯。这时的宝宝会感觉自己是个大孩子了,可以做很多事情。

  这个阶段的互动方面,家长可以布置一个“踢球游戏”,在纸上标示出本垒、一垒和二垒,用胶带贴在不同房间,再准备一个球,活动就可以开始了。家长滚动球让孩子去踢球,然后拉着孩子的手一起跑进房间,给孩子讲解这个活动的意义,帮助孩子建立眼和脚的协调性。

  阶段七:3-5岁的宝宝大孩子-理性的思想家

  这个年龄的孩子非常渴望探索,并希望参加各种活动,能发展体能、思维、语言、交流和社交技能。3岁时,宝宝的词汇量急剧增加,表达越来越准确。4岁的宝宝开始有道德感,对人和事物的好坏、美丑有了初步评价。4岁以后的宝宝,沟通、合作、亲善心、好奇心、自信、自我控制、意志力七大社交潜能得到全面发展。他们开始懂得遵守秩序和游戏规则,能够比较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

  这个阶段的游戏会更加丰富,比如,家长可以让孩子作为合作伙伴,抓住一块毯子或一个迷你降落伞的边角。把一个沙滩球放在毯子中央,用毯子把球抛向空中,然后努力再用毯子把球接住,从而锻炼协调能力。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金豆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