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文旅]营养不良会引起小儿慢性腹泻
荆戈 TO: 2012-4-21 15:35
&:3510+

  腹泻患儿由于肠蠕动亢进和食物消化功能受影响,水和无机盐以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受影响,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可以说,小儿营养不良和腹泻两者互为因果,往往造成恶性循环,小儿腹泻迁延不愈,营养摄入严重不足,出现发育迟缓、佝偻病等严重后果。

  具体来讲,对于营养不良引起的小儿慢性腹泻,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消化道形态和功能改变:

  患儿长期营养不良时,全身多数器官都会发生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单在消化道可见胃粘膜萎缩、胃液酸度降低,这种改变可使胃杀菌及屏障作用明显降低,消化道中的细菌和酵母菌大量繁殖;胰腺分泌的酶活力低于正常,如脂肪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淀粉酶均有减少;十二指肠、空肠粘膜变薄,刷状缘变浅,上皮细胞由柱状变为立方形,营养不良伴有腹泻者,这种改变往往不易恢复。

  二.免疫和防御功能降低:

  营养不良削弱了患儿机体免疫和防御功能,在胃肠道可见胃、小肠粘膜萎缩、胃酸过低等,使消化道的屏障功能降低,而容易引起腹泻;分泌型iga降低,局部免疫功能减弱,使胃肠道容易发生感染,是造成慢性腹泻的另一原因小肠内。

  三.菌群失调的影响:

  严重营养不良的患儿,十二指肠中有厌氧菌和酵母菌的过度繁殖。腹泻时,小肠上段所有细菌都显着增多,并由于大量细菌对胆酸的脱结合作用而使游离胆酸的浓度大为增高。高浓度游离胆酸有损害小肠细胞的作用,以致营养不良和腹泻患儿易于发生肠道细胞形态与功能的紊乱。

  四.营养物质吸收障碍:

  营养不良容易合并小肠吸收不良症的出现。因为胃肠道粘膜萎缩,可导致各种双糖酶减少和引起双糖酶缺乏症而引起腹泻。

  也就是说,营养不良患儿由于消化道粘膜萎缩、消化酶活力降低、机体防御功能降低、小肠细菌过度繁殖等因素导致腹泻反复发作。所以,营养不良的婴幼儿经常反复出现腹泻症状,亦即慢性或迁延性腹泻。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荆戈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