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文旅]孩子爱告状怎么办
楚刘飨 TO: 2012-4-21 15:35
&:2990+

“爱告状”在幼儿期比较明显,是心理发育和人际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然减少以致消失。

  “老师,我被他打了。”“妈妈,他拿了我的东西不还。”让不少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头疼的是,孩子经常拿各种小事情来找自己告状。一些父母不知所措:对他的告状很关心,怕孩子养成动不动就告状的习惯;不去理会吧,又怕孩子真的遇到了问题,受了欺负。那么,为什么孩子这么爱告状,是不是应该制止他们的这种行为呢?

  心理学家认为,“爱告状”在幼儿期比较明显,是心理发育和人际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然减少以致消失。“爱告状”既是幼儿期独立处理问题能力未成熟的表现,也是孩子和他人沟通的方式之一。这个现象也表明,这个时期也是幼儿人际交往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其实,孩子“告状”是一种依赖心理的表现,实际上,孩子的“告状”是否应该制止,主要看其“告状”的动机。


宝宝告状6大动机

  1、为渲泄紧张情绪而告状。有的孩子与伙伴发生了矛盾,或受了委屈,而向成人告状。这实际上是孩子渲泄紧张情绪,减少忧虑,以达到心理平衡的过程。

  2、检举他人,希望成年人对他的是非判断作出肯定。告状说明孩子有了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但孩子总是先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对自己的缺点,即使这些缺点与别人的一样也不容易发现。

  3、孩子告状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遇到问题时常手足无措,他们便告状,以求成人帮助解决问题。

  4、追求自我表现,想从成年人那里得到肯定的评价。

  5、做错了事想逃避责任,免受批评和惩罚。

  6、嫉妒他人,企图利用告状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当孩子向你告状,你需要

  当孩子兴冲冲地跑到你面前又要告状时,你是不是立刻就感到头大呢?别着急,这样的时候你需要冷静一下,一步步来解决孩子的问题。

  Step1 认真倾听

  父母首先要以尊重、理解孩子的态度认真倾听。一般情况下,当孩子告状时,父母不能随便敷衍,这样对孩子是不礼貌、不尊重的,会使孩子更感委屈。父母应耐心倾听,并从孩子的角度去尊重和理解他。

  Step2 弄清事实

  听完了孩子的讲述,接下来就是要弄清事实,帮助孩子寻求解决的办法。父母可以适当地安慰孩子,但不应完全无原则地相信自己孩子的话,更不应找别的孩子的家长争吵,而是应该鼓励孩子说出事情的过程。如果孩子一时说不清楚,父母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回想一下发生的事情。

  Step3 对症处理

  父母弄清楚了事实的真相和孩子告状的原因之后,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教孩子学会处理矛盾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已经帮他们处理过很多问题了,不妨让孩子试着处理小朋友间的矛盾。

  当孩子告状时,应尽量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千万不要事事包办代替,否则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还会助长孩子只看别人的缺点,不看别人的优点,搬弄是非等坏习惯。孩子学会了自己处理的方法,以后就不会动不动就告状了,而且对他将来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也有帮助。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