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时尚]粉红女郎作者朱德庸自曝 漫画拯救了自闭的我
九头鸟 TO: 2020-6-25 06:04 阅图
&:152016+

  时隔17年,新版《粉红女郎》重新开拍。《涩女郎》原著漫画作者朱德庸回应,会慎选饰演的演员。

ipdkmu41lkh20734.jpg

ipdkmu41lkh20734.jpg

  当年,这部由4个性格迥异女孩主演的都市剧,几乎“霸占”了那时期同档剧的电视屏幕。

  无论是为爱痴狂的“结婚狂”、妖娆妩媚的“万人迷”,还是事业女性“男人婆”、古灵精怪“哈妹”,各有特色,至今仍让人难忘。

vf4l1fg4sas20735.jpg

vf4l1fg4sas20735.jpg

  “越是喜欢说“不”的女人,男人越想追到手。”

  “女人的美分先天和后天,先天的美让人忌妒,后天的美让人花钱。”

  “让别别人等一等是应该的,关键是你值不值得等。”

dqk43pyctat20739.gif

dqk43pyctat20739.gif

  这部塑造出不同经典女郎形象,讲出不少爱情宝典般台词的“神剧”,不仅成为部分80、90后的青春记忆。也让作者朱德庸,红遍大江南北!

  这位善于用幽默画面,反映现实人生的漫画家,在其成名背后,还“隐藏”哪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人生故事呢?

uhzuxyizzqk20741.jpg

uhzuxyizzqk20741.jpg

it5hlhys0bu20742.jpg

it5hlhys0bu20742.jpg

问题小孩成为大漫画家

  “小时候我觉得,每个人都没问题,只有我有问题。长大后我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问题。”——朱德庸

  小时候的朱德庸,是典型的“问题小孩”。不仅长得丑,性格也非常古怪,最害怕与人交流。只要跟人接触,就不知道说什么,紧张到手心冒汗、说话结巴。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拿笔画画,以及一人蹲在墙角看虫子。

y2pkt1e0hwe20743.jpg

y2pkt1e0hwe20743.jpg
▲朱德庸(右一)与父母哥哥合照

  因为这份“古怪”,无论走到哪里,他永远是被瞧不起的那一位。到舅舅家作客,想用玻璃杯喝水,舅妈一把夺过杯子,斥责他:“这杯子很薄,很贵!”转头拿给他一个粗糙、破旧的杯子。

muw2xtvxkrr20744.jpg

muw2xtvxkrr20744.jpg

  在学校由于成绩差,被多次请家长。唯一一次被老师夸赞聪明,还是“反讽”的。

  “你真是一个数学天才,你永远可以在你的答案上面创造出不存在的数字。“

dhv0ya41s3120745.gif

dhv0ya41s3120745.gif

  那时的朱德庸,就像是个矛盾体,同时生活在两个完全相反的“世界”中。完全自我的想象世界,令他快乐;脱离不了的现实世界,给他带来痛苦。

  面对这些来自外界的压力与排挤,本来具有阅读障碍与识字困难的他,更加自闭了。画漫画,成了与世界唯一的交流方式,与快乐源泉。

zce3xc05yj520746.jpg

zce3xc05yj520746.jpg

  就这样,即使几十年过去了,他还在画画。那位同样沉默寡言的父亲,是他绘画路上最坚强的后盾。

  在朱德庸的记忆中,小时候家中条件不太好,没钱买画本。父亲就自己用白纸缝制册子给他画,每当一本快画完时,第二天总会有新本子出现在他面前。

2honzxd4z3u20747.jpg

2honzxd4z3u20747.jpg

  他说,父亲永远在无条件的支持自己。就算成绩差到没书读,也不训斥,会摆出笑脸四处找学校、求人收留儿子。

  见他不开心时会鼓励道:“如果是狮子,就做一只狮子,如果是大象,就做一只大象。不要轻易地改变你原来的样子。

thxficgc1gs20748.jpg

thxficgc1gs20748.jpg

  在热爱与父亲的帮助下,即使在服军役,朱德庸也从未停止画画。每到晚上熄了灯,他就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偷偷画。

  “整整一个月,我把一套《双响炮》寄回家里,父亲替我上了颜色后再寄到报社。”

04rd4hch1ps20749.jpg

04rd4hch1ps20749.jpg

  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安排。父子俩合力完成的这本,反映男女婚姻生活的《双响炮》,让朱德庸一炮而红,成为了漫画界的名人。

  因为打小就有的自卑感,朱德庸在任何事情面前都有点不自信。即使在成名后,他仍在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职业漫画家。郁闷又痛苦!

dhcryggwuxp20750.jpg

dhcryggwuxp20750.jpg

  此时除了父亲,在朱德庸的生命中,又多了一位支持他的人。在报社做过主编的妻子冯曼伦,鼓励他:“台湾至今还没有一个专业的漫画家,如果你走下去,就一定是你。”

  于是,朱德庸辞掉工作,做起了专职漫画家。幸运如他,在原本灰暗的人生中,总能遇到一位帮其“填充色彩”的人。

405hjdeprez20751.jpg

405hjdeprez20751.jpg

  后来,他的《醋溜族》专栏连载十年,创下台湾漫画连载记录,《涩女郎》被翻拍成《粉红女郎》,全国漫画爱好者几乎没人不认识他。

  朱德庸,这个被人瞧不上的“问题小孩”,成了最牛的大漫画家。

3whej0ilmk020752.jpg

3whej0ilmk020752.jpg

rhx2ippo5ym20753.jpg

rhx2ippo5ym20753.jpg

真实戳人心的文案

  对于朱德庸漫画的配文,网友曾如此形容,“总能让人在一天的‘丧’中找到一丝乐趣,用天真无邪的乐观和初生牛犊的勇气去对抗这个让人‘沮丧’的世界”。

  寥寥数字,就能道出人生大道理,真实到一针见血,直戳人心!

我们每天一定要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

哪怕已经做了

一百件不是自己喜欢的事

5nd0w0uov0q20754.jpg

5nd0w0uov0q20754.jpg

我们焦虑

因为我们成不了我们希望的人

我们焦虑

因为我们也不知道

我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tz005oiqyla20755.jpg

tz005oiqyla20755.jpg

你的好

对别人来说

就像是一颗糖,吃了就沒有了

你的坏

对别人来说

就像是一道疤,留下了就永远存在

这就是人性

bhki0hyphha20756.jpg

bhki0hyphha20756.jpg

人生其实很宽广

是我们把它过狹窄了

nvbahnjs1t320757.jpg

nvbahnjs1t320757.jpg

让我们每天带着希望出门

如果事与愿违

就再把希望带回家

休息休息

明天继续带出门 

我们在黑暗里摸索人生

只要心中有光就能找到路

有时抬头一看就看到了幸福

有时转头一看就看到了幸福

有时低头一看就看到了幸福

其实幸福哪儿都有

只是我们往往视而不见

带着什么样的心看世界

这世界就会变成那个样

人生要努力

往上冲就是火箭

往下冲就是马桶

回家前

把不愉快的都扫进垃圾桶吧 

  看到这,想必有不少人与象君有着同款疑问,那位成绩不好、又古怪的“小孩”,是如何写出这些清醒而自知的文案呢?

  他曾这样说道:“小时候的自闭给了我不愉快的童年,在团体中,我总是那个被排挤孤立的人。长大后,这种自闭的习惯,反而让我和别人保持了距离,成为一个漫画家和一个人性旁观者,能更清楚地看到别人的问题和自己的问题。”

  就像很多夫妻在《双响炮》中,看到他写的“男人穷尽一生,也搞不懂女人;女人采购一次,就能搞清楚男人。”“女人怕苦、怕穷、怕丑、怕老,男人怕女人。”

  等诸类话语时,总忍不住冲对方说一句“看吧,多真实,就是写的你呀”!

直面童年

用一颗童心看世界

  天生的“自闭”,让朱德庸很难适应成人的世界。

  1991年,儿子出生了。他没有像其他爸爸那样欣喜,反而躲了起来,觉得家中突然多了个“入侵者”,不知该如何与之相处。妻子看后叹一口气:“这孩子还是我自己养吧!“

  后来,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开口叫出一声“爸爸”。他才后知后觉,“哦,这是一个人,不是动物”。

  开始适应与儿子相处的生活,一起吃饭、睡觉、玩耍。他与孩子一起成长,寻找自己曾丢失的快乐童年。当他迷茫,不知道该如何下笔的时候,就尝试像小孩子一样,用最纯粹的思维去看待一切。回想自己当初为什么要画画,到底要画什么画。

  他常对人说:“我们一定要找回小时候的自己,要从记忆里把你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回来,这个才是你的人生的导师。”

  通过这些思考,他明白了画画是自己最原始的本能,是他表达最真实自我的重要方式

  因为小时候受过太多“异样目光”,朱德庸一直认为自己很讨厌小孩子,但儿子治愈了他。

  于是,在画过多部反映成人世界的作品后,他开始画起了《绝对小孩》。书名起的很是随意,他本想叫“非常小孩”,但9岁的儿子说喜欢叫“绝对小孩”。

  转头一想,小孩子的世界确实很绝对很简单,叫这个名字再合适不过。

  漫画从儿童角度看世界,带着一丝丝幽默的反讽,借小孩子的语言,反思成人世界的教养问题。

  他想把这本书送给那些“不想成为大人的小孩以及那些想成为小孩的大人”。

  同时也送给过去与现在的自己,与不太美丽的童年进行和解。以一颗童心看世界,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好,一切都变得有趣起来。

  即使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九头鸟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16 条评论
12下一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