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yaoetdk5h3098.jpg
ibog1j2ewro3242.jpg
府澴河西湖堤已完成除险加固,童家湖泵站正在抓紧施工
xyudolzkffr3099.jpg
m0opgmkbfwg3243.jpg
后湖泵站的工人正在检查设备
mqu3uxbvijj3100.jpg
emvkclrlpr53244.jpg
武昌东湖路抽排渍水 当前,武汉已进入梅雨季和主汛期,并接连遭遇多轮强降雨。根据多部门会商研判,今年中国气象水文年景总体偏差,涝重于旱。 位于长江中游多雨区的武汉,做好应对准备了吗?河道堤防除险加固、城市排水防涝等工作,又是怎样的进展?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兵分多路探访了武汉防汛备汛第一线。 府澴河西湖堤 主体已完成除险加固 可应对50年一遇的洪水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石倩 刘中灿)正值汛期,武汉防汛备汛工作进入实战状态。4年前曾出现险情的黄陂区西湖堤,今年汛期能否经得住考验?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了解到,西湖堤除险加固工程已于去年5月完工,达到国家三级堤防标准,新建的童家湖泵站也可保护天河机场等重要设施。 昨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西湖堤堤顶。虽然武汉已经进入汛期,但目前府河的水位并不高,只是连日降水让堤下形成了一个个水洼。 西湖堤位于府澴河左岸,上游起于上涝河村,下游至岱黄高速府河桥,与民生堤相连,全长16.8公里。附近居民杨先生陪母亲漫步堤坝,他告诉记者,堤坝加固了,他对今年防汛很有信心。 黄陂区水务和湖泊局副局长邱显明介绍,西湖堤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存在堤身断面薄弱、防洪标准低等问题。2016年,一场强降雨暴露出城市防汛的一些“短板”,西湖堤除险加固工作,被列入当年公布的灾后水利水毁应急修复工程。这项工程主要是对旧堤面进行加固,以应对2016年汛期出现的脱坡、散浸等险情,以及病险涵闸的封堵。该工程使西湖堤全线达到国家三级堤防标准,主体工程于去年5月完工。 什么是国家三级堤防标准?邱显明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比5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还要高1.5米,可以应对50年一遇的洪灾。” 同样处在府澴河沿线的童家湖泵站,是2016年湖北省灾后重建补短板水利项目,设计装机3台1800KW机组,设计排水流量60立方米/秒。投入使用后,它可极大提高童家湖防洪能力,有效保护天河机场、机场高速公路、武汉绕城高速公路等重要设施。 目前,童家湖泵站第一电源于2019年6月建成投产,第二电源正在抓紧施工,计划今年6月底完成,可确保童家湖泵站满负荷运行。 后湖泵站 亚洲最大泵站从容运转 让200万居民免遭水灾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潘锡珩 李辉 通讯员杨彬)昨日下午3时许,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后湖泵站时,高大的厂房内,泵机正隆隆运转,工作人员在进行例行巡查和维护。 后湖泵站位于张公子堤与三环线之间,黄孝河明渠终点处,是亚洲最大的城市排水泵站,总抽排能力达到192立方米/秒,只需11秒就能将一个2100立方米容量的标准泳池抽干。 据介绍,汉口地势在武汉三镇中最低,雨水难以自流入江,只能通过泵站进行提升外排。后湖泵站承担着汉口城区近一半汇水范围的雨水抽排任务,雨水经抽排后进入府河,最终汇入长江。“它服务居民近200万,倘若没有这座泵站,汉口很多地方一下雨就会遭殃。”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走入厂房看到,12台巨大的蓝色泵机一字排开,目前正在运转的有2台机组。“本轮降雨的抽排工作基本结束,泵站上游的黄孝河已经降到目标水位,我们正陆续关停机组。”副站长罗俊杰说。 从上周五接到本轮降雨预警开始,罗俊杰和同事们一直吃住在站里。虽然泵机启停只需轻点鼠标,但它的日常巡查维护一刻也不能停,一旦出现故障必须在2小时内解决。后湖泵站目前共有24台机组,这轮强降雨期间,最高峰时同时启动了10台。 “我们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降雨带来的漂浮垃圾。”罗俊杰说。记者看到,泵站前池装有格栅网,两只巨大的机械手将被格栅网拦住的垃圾全部捞上岸运走,如果机械手捞不过来,有时还需要人去帮忙。 东湖路渍水点 6台泵车通宵抽排 20厘米积水终于消退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潘锡珩 李辉)昨日下午5时,武昌东湖路二环线辅道上,几台黄色的水务工程车正停在这里。武昌区排水管理所班长唐喆和同事们挤在一台小轿车里休息,刚刚过去的这个雨夜,他们几乎一夜没睡。 因为地势较低,加之附近施工影响,东湖路此处路段在降雨中容易造成渍水。从上周五开始,唐喆和三位同事就来到这里值守,吃是别的同事送来,睡就在公务车上眯一会。 昨日凌晨,雨势变大,越是雨大他们越是不能休息。夜色中,四人全部出动,虽然穿着雨衣还是浑身湿透。他们一边提示车辆注意绕行,一边架设移动泵车,及时将积水抽排掉。 武昌区水务和湖泊局副局长肖兵洪也在现场通宵值守,他告诉记者,东湖路这段渍水点共安排了6台泵车,总抽排能力达到约3000立方米/小时。 风大雨急,东湖路的渍水最深的时候达到20厘米左右。直到昨日凌晨4点半,积水全部退去,工作人员才松了一口气,留下一人继续在街边值守,其他人在车上稍作休息。 武汉市防办通报的数据显示,本轮降雨期间,全市最高峰时有1400名水务人员上街排渍。在降雨高峰时段,全市共出现11处不同程度积水问题,水务部门及时调集移动抽排设施现场抢排。 提前预排防范应对 长江汉江水位 均在设防以下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黄忠 通讯员刘浩 李伟)昨日,记者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6月11日以来,受梅雨期首轮区域性暴雨袭击,全省提前预泄预排,防范应对初见成效。截至目前,省内中小河流水势平稳,长江、汉江、省内中小河流各站水位均在设防以下。除洪湖超汛限0.52米外,省内其他大型水库、主要湖泊均在汛限以下。 6月13日8时至昨日8时,江汉平原、鄂东北、鄂西南中到大雨,局部大到暴雨,多个县市区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全省面平均雨量16.5毫米,最大点降雨量为石首调弦口站的155毫米。 江河、湖库水情方面,截至昨日8时,长江中游干流宜昌至九江段水位,除宜昌、枝城站分别下落1.31米、0.44米外,其余各站均上涨,最大涨幅0.80米(沙市站)。不过,省内中小河流水势平稳,长江、汉江、省内中小河流各站水位均在设防以下。除洪湖超汛限0.52米外,省内其他大型水库、主要湖泊均在汛限以下。 据预报,14日至15日,湖北省以分散性降水为主。16日至18日,湖北省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19日以后,雨带东移南压。 省防办要求,根据降雨预报,各地防办要继续重点关注省内中小河流和山丘区降雨情况,提早落实相关防范措施,并加强气象水文监测预警,及时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前往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