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资讯]5月重磅经济数据出炉,下半年到底是通胀还是通缩?
九头鸟 TO: 2020-6-15 07:02 阅图
&:3680+

01


本周,5月份一系列重磅经济数据接连出台。


首先是CPI。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


这一数字创2019年3月以来新低。当月CPI同比上涨2.3%。


根据测算,在2.4%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3.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0.8个百分点,年内首次为负。


换句话说,东西越来越便宜了。


作为每周要逛好几场菜场的中年男人,我对此深有体会。同样大小的一块扇子骨,二三月份差不多要50元,最近不到40就能拿下。


鳜鱼年初基本要40元/斤,现在便宜的只要20多。


水果价格也有明显回落,荔枝杨梅都比较亲民,我隔天就要买上一点。



02


但是,单看这个数据,似乎感觉经济太差了,不仅没有弱复苏的希望,甚至有可能出现了一定的通缩风险。


大家都知道,好的经济周期一定伴随着温和的通胀。通缩对于经济来说,就像艾滋病一样可怕,直接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5月份的CPI,在创下一年多来新低的同时,很有可能还是一轮周期的起点。下半年的CPI数据大概率不会太好看。


但一分为二的看,这次通胀的下行,并不意味着经济突然差得没需求了,而是受供给侧的因素影响更多。


这里既有历史原因,比如去年下半年CPI一路走高,尤其是四季度都在3.8%以上,所以今年下半年的基数很高。你站在姚明边上,还不显得像曾志伟一样嘛;


也有国家战略需求。尤其是猪肉,之前太贵了。5月份的猪肉价格虽然虽然涨幅回落了15.2个百分点,零售均价比最高点下降近四分之一,但同比仍然上涨高达81.7%。


于是,国家通过投放储备肉等多种方式一直在抑制猪价。去年以来疯狂的“猪股票”,最近都出现了大幅回调。


最厉害的几个,距离高位已经跌去了50%以上。


不过,在我看来,猪肉早晚还是会返回高位的。整个养殖体系的逻辑改变、猪瘟病的反复发作等因素,都决定了二师兄的价格将走上一条持续上涨之路。



03


对楼市来说,通胀数据也很有参考意义。因为它可以用来观察接下去货币政策还会不会继续宽松。


由于数据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弱,所以不光没有加速宽松,相反最近央行的动作明显趋稳,不那么激进了,5月份的LPR和MLF利率都没动。


这个月,由于有可能要发行特别国债,流动性更会出现比较多的缺口。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很有可能是今年市场上钱比较少的时候。


除了通胀数据,本周还发布了5月的金融数据。


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社会融资总量。为什么呢?因为当全社会融到的钱多了,进入实体经济的钱也有望更多,对经济会有提振。


5月份社融的数据相当好看,大增3.19万亿,比去年同期多增了近1.5万亿,翻了近一倍。


这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1.14万亿元,同比多了7505亿元。整个5月,地方债发行了1.3万亿,创单月发行量新高。


也就是说,几乎每一个地方政府,都在拼命借钱稳增长,保证自己的家底不被掏空。



04


所以,看起来,整个经济正在进入一个微弱的复苏期。这从另一件最近发生的事上可以佐证。


杭州有一位债券基金投资者,今年年初买了一家老牌公募基金发行的中长期纯债基金,一开始差不多每天能涨几十块钱。


但是到了5月份,几乎每天都是绿的。最夸张的是6月2日,一天时间亏了八十多块钱。


算下来,最近1个月亏损了2个点,抹平了小半年的收益。


根据Wind数据,5月份超八成债券型基金收益为负。6月前几个交易日跌势仍然持续,仅6月3日一天,全市场就有2545只债券基金净值下跌,占比达到95%。


要知道,在保守的投资者眼里,债券基金是货币基金的替代品,跟放银行没什么区别,是只涨不跌的。


翻看过去几年的走势,也是完美的一条收益曲线。


但债券并不是没有风险的,它属于衰退类资产,是一种避险工具。当经济进入某个拐点阶段,比如弱复苏期,衰退类资产就可能面临调整。


同时,复苏类资产如股市等就有了机会。


因此,虽然经济衰退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整个国家正处在经济周期的切换期。这时,作为个体的我们,谨慎一点,总是不会错的。


来源:层楼


小助理有话说: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血拼成都楼市”公众号,如需了解更多成都楼市资讯,添加“小助理”微信(ID:CDfocus-C),备注“加群”,即可进入购房交流群答疑解惑撩助理哟~


1twy5agdnl01678.png

2et3kzunjb11799.png

2et3kzunjb11799.png

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九头鸟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