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qy2br2gsp25068.jpg
ixpq5ifzfqj25292.jpg
“真的感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和老伴俩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3月24日,家住下陆区老下陆社区还建小区的李绍昌老人,特意给社区“第一书记”胡向东打来致谢电话。 李绍昌今年83岁,曾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兵,他为何要向“第一书记”胡向东致谢呢?这还要从他的老伴说起。 李绍昌的老伴刘福娥76岁,最近两年身体一直不好。去年12月17日,她到医院检查,结果查出胃癌晚期。在医生的建议下,老太太做了胃切除手术,暂且把命保住了。回家后,她还得继续化疗。 “过年前还可以到医院去做化疗,但是过年后因为疫情,小区也封了,公交也停了,我们哪儿也去不了。”眼看着医院开的化疗药所剩无几,李绍昌很是着急。 抱着试试的心态,他打通了“第一书记”胡向东的电话。没想到他上午一个电话,下午就把第一书记胡向东“召”到了家里。 紧接着,胡向东和社区书记谈家兴一起想尽办法,终于将老人需要的药品买到,并亲自送上门。拿到救命药的那一刻,这位老兵感激不已。之后,他们还隔三差五地上门看望,除了帮助买药,还给他家送来米、鸡蛋和水果等。 李绍昌曾是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人,直到现在,他的一口乡音未改。1950年,年近13岁的李绍昌参军入伍,立即投身到贵州剿匪的战斗当中。 打了3个月,他又随军参加解放海南的战争,7月底海南解放后火速返回贵州。又一火车拉到东北,训练了一个星期,1950年10月底,部队正式入朝。 李绍昌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63师是一支战功赫赫的英雄之师。“我们是高炮师,专门打美军的飞机。”李绍昌说,平均每天,他们至少击落三到五架美国飞机,最多的时候击落9架飞机,令美国空军胆战心惊。 1951年6月6日,为了实施报复行为,美军派出上千架战机对志愿军进行狂轰乱炸,从早上6点一直炸到晚上9点。那天,作为通讯兵的李绍昌前往新城川车站送信,返回途中遭遇美军空袭。 “车站被炸得片瓦不留,巨大的弹坑瞬间将我埋没,幸好被战友发现,把我从坑里挖了出来。”李绍昌说,他的右腿被炸伤,但当时医疗条件很匮乏,简单包扎后,第二天又重返战场。 高炮部队一般驻扎在山上,战士们生活条件很艰苦,水要到山下去挑,吃饭也仅仅是高粱米就着榨菜,一个月难得吃一次米饭。 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18联军殊死对抗,直到最终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954年元月,李绍昌和部队一起凯旋回国。读了3年军事院校后,他从部队转业到黄石参加工作,1998年从黄石第二水泥厂退休。 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岁月,也经历过幸福的和平年代,对待这次疫情,李绍昌有着比常人更深的理解和感慨:“在大灾大难中,我们还是得依靠党组织。老下陆社区党支部真正起到了战斗堡垒的作用,我要给他们点赞。病毒无情人有情,党和政府关心关爱老人,给我们送菜买药,解决实际困难。这次疫情,我们国家的疫情控制得很好,很多国家向我们伸手求助,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很自豪,中国人走到哪里胸脯都挺来,理直气壮。”(东楚晚报记者/汪涛 文 汪泽栋/摄) 前往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