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kedpjjhkgn24335.jpg
pf2ugp13je124369.jpg
“老李,您好,听到你的讯息,大家都很开心……” 近日,一封来自云南援咸医疗队的手写信传到了咸宁。 收信人老李,是曾经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市中心医院新冠肺炎ICU病区C11床患者。 一个美丽错误 这封信的诞生,其实源自一个美丽的错误。 3月26日,已经回到家乡的云南援咸医疗队员、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应急办主任李波,在援咸时建的医患微信群里发了一个问句: “今天是C11的生日吗?” “李波主任好记性,不过他的生日是阴历三月二十六,阳历是4月18日。” 虽然记错了日子,但曾经的C11床老李却非常激动开心,他在群里回复: “谢谢李波主任、袁颖主任,我太想您们了,等我康复了,来云南看您们,请您们喝我亲手酿造的纯粮食酒。” “老李,好好康复训练,我和李主任在昆明等你。”云南援咸医疗队员袁颖回复道。 一时间群里又热闹起来,曾经一起在ICU与病魔斗争的日子又历历在目,开心、想念、期待……各种情绪交织。 怀着这样的心情,一封由31人署名的手写信就这样出炉,通过网络传到了老李手中。 信中写道:“陪着您从生死边缘走到今天,太不容易了……您的坚持、勇敢,您对生活的渴望和向往,深深地感动和鼓励了我们……” 一段生死情谊 为什么老李让ICU病区的31位云南医疗队员如此牵挂?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袁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老李的情景。 那是2月18日,他和护士陈军去通城紧急转运一位危重症患者。 那时的老李,气管切开、病情加重、常规治疗无效,他是当时病情最为危重的病人之一。 云南医疗队与市中心医院医生组成救治专家组,全力以赴挽救患者生命。 老李气管切开,气溶胶感染风险非常大。医护人员每天近距离接触,为他拍背排痰,对行动不便的他精心护理。 经过救治,曾经几度下达病危通知的老李慢慢好转,脱离了呼吸机,也能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行走了。 3月14日,老李终于走出隔离病房见到久违的蓝天。不能发声的他用笔激动地写下了一句话:“我见到阳光了”。 而这句话,也让医护人员藏在护目镜后的双眼落泪。 一个暖心约定 如今,老李正在康复中。 他记挂着救命恩人,遗憾没能给他们送行。没想到恩人们也牵挂着他,给他写来慰问信。 老李激动难捺,他通过微信问候恩人:“袁主任、李主任,回家了?一切尚好?一想到你们就难以控制心情,要说的话难以表达,只能说感谢两字了。我真想来云南,做个这样的梦也好。” 由于老李当初病情重,康复期较长,袁颖特地叮嘱他,昆明是高原,一定要等肺功能恢复好再来。 “你来,我们去接你,我们一起闯过那么多次生死,还怕晚半年一年再见吗?有机会,我们也回去看你!” 这样的回复和约定,让老李心里暖暖的。 前往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