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关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甘肃天水:这里种菜不靠天
九头鸟 TO: 2020-3-27 06:24
&:1170+

原标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这里种菜不靠天


温度29.3摄氏度,湿度51%……这是天水市秦州区杨家寺镇蔬菜种植基地后台显示屏上,记录的蔬菜大棚气候实时监测数据。


“这可是个好东西,能准确测出大棚里蔬菜的需求,温度高了就会自动卷帘,土壤湿度低了也会自动洒水。”蔬菜大棚负责人张海军说,过去这些都是靠种植经验判断,一旦失误,整个大棚的蔬菜都要受损。


记者走进其中一座塑料大棚,温暖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明亮的大棚内,整齐排列的生菜、油麦菜郁郁葱葱。


“眼前这些生菜和油麦菜年后已经卖过一茬了。”张海军告诉记者,靠着技术支撑,种植出来的蔬菜不仅品质好产量高,还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这些大棚和技术都是从以色列引进的,一座6000平方米的大棚造价就要120万元左右。


这么高的投入,要多长时间才能把本钱赚回来?面对记者的疑问,张海军笑着说:“因为蔬菜大棚去年刚建好,目前只是小打小闹地种点生菜、油麦菜,把地养好之后种上草莓、辣椒、大樱桃等,两三年保准回本。”


“以前我们都是指着老天赏饭吃,不像现在的年轻人,靠技术吃饭。”在蔬菜种植基地打工的村民马会萍说,这里海拔1600米以上,要搁在以前,别说种蔬菜了,一般的粮食都种不好。


 自从蔬菜基地建成后,马会萍两口子一直在这里打工。“一天80元,一个月下来少说也有2000元,再加上棚里蔬菜成熟周期短,一年四季都是活,根本不愁没工打。”马会萍说。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借助智慧农业,杨家寺镇越来越多的蔬菜大棚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目前像张海军家这样规模的蔬菜大棚,全镇共有14个,在推动全镇蔬菜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带动当地贫困户就近务工,脱贫致富。”杨家寺镇党建办主任吴建兵说。


近年来,秦州区把蔬菜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建成了以杨家寺镇为核心的秦州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辐射带动牡丹、秦岭、大门、娘娘坝、齐寿等八大设施蔬菜基地和高原夏菜基地。今年,全区蔬菜面积达16.8万亩,新建智能连栋温室3万平方米、钢架大棚2000座,形成了稳步发展的良好格局,为脱贫攻坚增添了新动能。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九头鸟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