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被同名“医生兄弟”治愈 今年高考的女儿致信医生立志学医“以后我要成为您” 3月14日,四川援鄂医疗队医生王巍收到了一封感谢信,是汉阳国博方舱医院患者王巍的女儿苗苗写来的,除了感谢跟父亲同名同姓的王医生救命之恩,今年即将高考的她更坚定了自己学医的理想:“我要成为您!” 高三女孩给医生写下感谢信 “爸爸终于要解除隔离回家了,从爸爸出现症状到被确诊为新冠肺炎住院治疗,快两个月了,我很想他。这段时间来,我要感谢许多人给予爸爸和我们家人的关心和照顾,但最要感谢的是来自四川支援湖北医疗队中一位叫‘王巍’的医生。” “王巍叔叔您好!怎么感觉说得这么怪呢。真是机缘巧合,在汉阳国博方舱医院里,同名同姓的您和爸爸相遇了,在您的悉心照顾和鼓励下,爸爸战胜了病魔顺利出舱。在方舱的这段日子里,您和爸爸这两个原本毫无关联的人渐渐熟络起来,最后还成了兄弟,即便现在出舱在隔离点,您仍在关心爸爸的康复情况。我想,这就是缘分吧。” 还有不到90天苗苗就要高考了。3月15日,她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她很感激王巍医生对爸爸的救命之恩,更感激王巍医生坚定了她将来学习中医的理想。 “爸爸病情反复的时候,王医生及时给他配制中药,让他避免由轻症转向重症。”苗苗说,四川的中医专家还通过5G技术“隔空”为爸爸“望闻问切”,这让她看到了中医的与时俱进。 得知王巍医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那是苗苗倾慕已久的中医殿堂。“这场与病毒的战争,太多的‘白衣战士’,像王医生一样奋不顾身地在一线挽救生命,让我对医生这个职业肃然起敬。”苗苗说,她决定高考填报专业志愿就填中医学。她也要像王医生那样,继承和发扬中医文化,做一名救死扶伤的仁心医者。 医生王巍和患者王巍在方舱相遇 据了解,苗苗爸爸王巍正在江夏医学观察点隔离,还有3天,他就能回家了。 说起和王巍医生的缘分,王巍觉得“很奇妙也很幸运”。1月30日,王巍被确诊为新冠肺炎。2月12日,他被转入汉阳国博方舱医院。想到刚刚拿到第二次核酸检测结果,两项指标一阴一阳,王巍感觉恐慌无助。 2月13日,王巍在方舱内散步,走到护士站的心愿墙边,正在看病友留言时,迎面走过来一位医生。医生的前胸防护服上赫然写着“成都医院王巍”。“这个医生竟然跟我同名同姓。”王巍上前和王巍医生打招呼。 “我能不能跟您合个影?” “可以呀。” “这么多医生,您猜猜我为什么单和您打招呼要合影?” “我猜咱俩同名。我在患者名单的表格里看到有人和我同名同姓,我也正想着找找这个人呢!”默契的两人哈哈大笑。 得知王巍正为核酸结果发愁,王医生耐心询问用药的情况,鼓励他心态要好,才能打败病毒。 这以后,两人互加了微信,患者王巍称呼这位“蒙面王巍医生”为“兄弟”。 专家5G远程问诊帮他打消恐慌 2月中旬的一天,王巍觉得喉咙疼,整个人都不舒服。下夜班正在酒店休息的王巍医生得知后,特地委托同事照应。次日,王医生将出征前医院发给每位医生的备用药带过来给王巍,王巍服完药舒服多了。随后,王巍医生特地将这种一阴一阳的病症反馈至成都新冠肺炎治疗组中医组组长。 2月24日,在王巍、刘亮等方舱医生的配合下,通过最新5G远程问诊技术,患者王巍与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疗团队进行连线问诊,院长与众多呼吸科专家“面对面”为其量身制定治疗方案。当天经成都医疗团队与武汉当地医院药房沟通后迅速配制中药,次日上午即至王巍手上。这种创新、专业的诊断方式打消了王巍日久积压的恐慌与无助。 3月初,王巍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顺利出舱。他在舱内心愿墙上写下这样一段话:“生病前,我大概只能记住亲人的生日还有节假日,经过了此次磨难,呼吁大家记忆里添加两个特别日子(5月12日护士节、8月19日医师节)。” 对此,王巍医生表示,职责使然,他只做了他该做的事,没想到却得到这么大的肯定。“其实我也应该感谢王巍,我收获了一位好友,一段值得铭记的美好回忆。”他把苗苗的感谢信看了一遍又一遍,非常感动。对于苗苗的选择,他非常支持。“传承中医的使命在年轻人,很高兴有人接棒,让中医发扬光大。” 据了解,王巍医生属四川第六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在方舱医院休舱后,王巍又转战武汉市红十字医院,帮助转运病人。 长江日报记者李芳
dcrnkrvutmv8158.png
前往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