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记者全程直击——一包包蔬菜从田间地头到居民手中
gvsajdxhqmc2461.jpg
fxl2s0v51ek2521.jpg
新洲区涨渡湖街沙湖大队,熊华成(右)和两个亲友一起在塘里挖藕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莲藕很新鲜,晚上要煨藕汤喝。”3月1日14时20分,江岸区丹水池街丹东社区居民齐军,从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团长”郭琼手中接过16斤新鲜蔬菜包时,连声道谢。
这份价值50元的16斤蔬菜包里,包含有5斤莲藕和3斤西兰花。
当天一大早,长江日报记者赶往新洲区涨渡湖楚河莲藕种植基地和马驿湖大队的西兰花种植基地,直击了这两种菜品从采挖、分拣、装袋、运输,到社区居民手中的全过程。
据了解,涨渡湖楚河莲藕种植基地藕塘有2000亩,蔬菜有200多亩,是长江严选蔬菜企业——武汉市楚河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熊任权承包的。
nvgfksnj4um2462.jpg
ggxhqoc0nnh2522.jpg
8时整 种植基地员工已劳作一个小时
8时许,记者赶到位于新洲区涨渡湖街沙湖大队楚河莲藕种植基地时,熊华成、熊泽民、熊胜华等几名挖藕师傅,已经穿着潜水衣,在水中劳作了一个小时。
藕塘里的水没过膝盖,每当他们弯腰将一根根莲藕从泥里拔出时,都要将莲藕在水里摆一下,把莲藕上的泥巴冲掉。
熊华成说,现在可以用高压水枪挖藕,水枪的冲击力可以将藕塘里的泥土冲散,莲藕就会飘上来,比以前轻松多了,挖藕效率翻倍。
在距离沙湖大队楚河莲藕种植基地10公里外的马驿湖大队的西兰花种植基地,49岁的宋学恩背着箩筐,正在采摘西兰花,“一筐60斤,每天可以采摘2000斤。”宋学恩的工作时间同样是朝7晚6,他说,这几天需求量缩减,采摘的数量也相对减少。
11时30分 清洗、称重、装袋
11时30分,在楚河莲藕种植基地分拣中心,工人们将运回的莲藕清洗干净,将西兰花多余的茎杆去掉,然后称重、装袋,与另外采摘的包菜、莴苣、大白菜、南瓜等一起打包装袋。
熊任权说,有些蔬菜,因没有种植,为了满足居民团购,则是从汉口北四季美蔬菜批发中心批发来的。当居民需要大米、食用油时,他都会批发一些送到社区。
ypvnx1dccso2463.jpg
bytsxpc0f3t2523.jpg
一尾尾鲜鱼将直供社区
12时10分 246份蔬菜装车进城
12时30分,246份蔬菜装车后,熊任权和司机程勋顾不上吃饭,每人拿着一瓶矿泉水和一罐八宝粥,跳上车,趋车前往市区。
供货最多的时候,熊任权要向20多个社区配送蔬菜。每次,熊任权都会与司机一起,驱车赶往武汉市区,将蔬菜交给社区。
13时50分 “虽然很辛苦,但觉得很值”
13时50分,驱车80公里,满载蔬菜的车辆,到达此行的第一站——江岸区丹水池街丹东社区,该社区130份蔬菜被卸下。
丹东社区副主任、长江严选“团长”郭琼说,为了让居民吃上新鲜的蔬菜,这段时间,她既要忙社区的工作,又要以“团长”的身份为居民团购蔬菜,“虽然很辛苦,但能为居民吃上新鲜的蔬菜觉得很值”。
14时30分 “我和老伴可以吃上三四天”
大约14时30分,拿到蔬菜包的62岁居民钟永珍很开心,“在家里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与菜农、蔬菜配送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辛苦分不开,很感谢他们。”她说,这袋16斤的蔬菜,“我和老伴可以吃上三四天”。
当天,熊任权和司机程勋还往滨江苑、花惠等6个社区配送了蔬菜。当晚,他们配送的这批新鲜蔬菜摆上了不少市民的餐桌。
长江日报记者唐煜 前往首页>> |